八旬老人险遭800万电信诈骗!银行20分钟紧急拦截

大皖新闻讯 “再晚一分钟,老人一辈子的养老钱可能就没了!”9月4日,银行员工徐洁回忆起前几日那场与诈骗分子的“赛跑”,仍心有余悸。中信银行芜湖分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凭借敏锐的反诈意识,联合警方在20分钟内完成断网、挂失、报警等一系列操作,成功为八旬老人周奶奶保住了账户内800余万元存款。

一通电话牵出诈骗苗头,老人已转15万港币

事情始于周奶奶的一通咨询电话。当日,80多岁的周奶奶联系中信银行芜湖分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陈洁,称自己办理保险退款后,银行账户突然收到扣费提示,想请她帮忙查看。

“老人提到‘保险退款’‘扣费’,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可能遇上了电信诈骗。”陈洁告诉记者,近期针对老年人的“保险退费”类诈骗高发,骗子常以“保单失效”“误扣费需退还”为幌子设套。考虑到老人年纪大、防范意识较弱,她向分管行长王雨婷汇报具体情况后,当即决定一同前往周奶奶家中当面核实情况。

抵达老人家中后,陈洁一行发现了更多异常。她告诉记者,“当时周奶奶的手机一直处于黑屏状态,并一直是通话的状态,能听到电话对面有人在小声沟通。”而面对“是否操作过转账”“转给谁”等问题,老人始终含糊其辞,只反复强调“按客服指令操作”。

经过耐心的沟通,老人才像陈洁一行透露关键信息。她告诉我们,此前已按照“客服”要求开启屏幕共享,向对方转账15万港币,眼下正准备按照指令,将账户内剩余资金全部转出。

20分钟完成“断网-挂失-报警”,警银联动锁死风险

“屏幕共享一旦开启,老人的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可能全被骗子掌握了,必须马上断网!”陈洁瞬间警觉,第一时间对老人手机进行断网、拔卡、关机的处理,彻底切断骗子的远程操控通道。

同行的王雨婷也同步展开行动,一边安抚因后怕而情绪激动的周奶奶,详细讲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一边立即拨打110报警,并联系中信银行客服热线,为周奶奶的银行卡办理挂失冻结手续,从银行端锁死资金流出通道。“老人不仅仅只有一张银行卡,为了防止其它账户资金的流出,我们联系了她所有账户所在银行的客服,并办理了挂失冻结手续。”陈洁说。

“从进门发现风险,到完成所有紧急处置,前后只用了20分钟。”参与处置的民警表示,经初步核查,这是一起典型的“屏幕共享”类电信诈骗,骗子先以“保险到期扣费”为由获取老人信任,再诱导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远程窃取账户信息后要求转账“验证资金”,所幸银行和警方反应迅速,才避免更大损失。

筑牢老年群体“钱袋子”防线,银行将强化警银协作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事后,周奶奶握着银行工作人员的手再三道谢。

记者了解到,针对老年人的电信诈骗,往往瞄准其信息获取渠道窄、对“官方客服”信任度高的特点,常用“社保”“医保”“保险”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作为切入点。此次成功拦截,正是中信银行芜湖分行日常反诈培训、风险预警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

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聚焦老年客户等重点群体,通过进社区宣讲、网点反诈提示等方式,提升公众防范意识;同时进一步强化与警方的联动机制,优化“发现-预警-处置”全流程响应速度,用更精准的防控和更贴心的服务,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

大皖新闻记者 郑玲

编辑 汪艳

上一篇: 从 5 元巧克力本到千元计算器,新奇文具受追捧 专家:天性驱动但别丢了专注力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