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秩序混乱、租期不稳、押金随意扣减、“串串房”甲醛超标……这些长期困扰租客的租房痛点,如今迎来根本性的整治。9月15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租赁市场迈入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该条例共7章50条,从多个维度全面规范住房租赁活动,为亿万租客撑起“法律保护伞”,有力保障租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条例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稳定租赁关系、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更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提供重要支撑。
“天眼问政”记者结合多位受访者的真实遭遇,对照条例内容,为广大读者深入解读新规带来的关键变化。
严管居住环境 群租房成历史
2024年10月,“天眼问政”栏目接到观山湖区会展城居民举报,一套房屋竟住了10余人,成了“员工宿舍”。记者实地走访发现,该住房客厅和四间卧室均设置了高低床,十余名租客每月向公司缴纳200元房租,水电费由公司承担。租客李女士表示,因房租负担大,便宜的群租房成为不少人的首选。

客厅挤满了高低床
这些看似便宜的“员工宿舍”,不仅带来噪声、采光不足等问题,还存在私拉乱接电线、电器超负荷等消防隐患。新实施的《住房租赁条例》对此类现象作出明确规定,《条例》第七条明确指出,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
以贵阳为例,2025年8月1日起施行的《贵阳市住房租赁管理条例》规定,按间出租住房的,每间房间人均建筑面积不得低于五平方米(法定赡养抚养等特殊情况除外)。这意味着此类“员工宿舍”将彻底消失。同时,《住房租赁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对于拒不改正的单位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强化权益保护 推动交易规范
租房退押金一直是租客与房东的主要矛盾。2025年5月,租客郭女士向“天眼问政”栏目反映,自己在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以“押一付一”方式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合同到期验房时,中介苏先生未按时验房,后以检查房屋为由拖延退还押金。经了解,房东王女士因中介拖欠房租欲收回房屋,中介与租客就押金退还问题产生争议。最终经南明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协调,中介退还了部分押金。

郭女士提供的聊天记录
类似案例并不鲜见。2024年8月,贵阳市民潘先生与多名租客遭遇“二房东”诈骗,缴纳押金和房租后对方失联,租客和房东双双受损。这些案例反映出,相关部门对租房中介、“二房东”监管不足,许多机构游离在工商登记之外,租赁资金流转处于监管真空。
《住房租赁条例》在明确租客须安全使用房屋、遵守物业管理规定的同时,也推出多项针对性条款保障租客权益,为“租购同权”提供法规依据。《条例》第八条规定,出租人应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等方式完成合同备案;第十条明确,押金数额、退还时间及扣减情形等应在合同中约定,除约定情形外,出租人不得无故扣减押金。
规范信息发布 确保房源真实
《住房租赁条例》对租房信息发布作出新规,要求住房租赁企业发布的房源信息(如地址、面积、租金等)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图片应与实物一致,不得发布虚假或误导性信息,不得隐瞒重要事实。
租客张女士表示,此前找房时常遇到网上图片与实际环境差异巨大的情况,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成本。新规施行后,租客无需再担心“白跑一趟”。若住房租赁企业或经纪机构发布虚假信息、隐瞒房屋实际情况,最高可处10万元罚款,甚至被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建立监督体系 规范市场秩序
《住房租赁条例》第二十九条要求,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政府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租金水平信息,以提高市场透明度,防范租金异常波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应通过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合同备案、住房信息管理及统计监测等工作,并向社会提供房源核验、信息查询与投诉举报等服务。
有关部门还将建立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价制度,将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并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同时,《条例》确立了风险预警机制,要求地方政府加强市场监测,及时识别和化解租赁市场风险。若在租赁活动中因押金返还、房屋维修、腾退等发生纠纷,出租人与承租人应首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

贵阳某小区张贴的“群租房”消防安全提示
租赁市场迈入新阶段
《住房租赁条例》的实施将对住房租赁市场带来深远影响。对租客而言,新规提供全方位保障,有效防范“串串房”、随意涨租、无故扣押金等问题。例如,遭遇甲醛超标等情况,租客可依法直接要求解除合同并索赔,维权过程更加高效。
对出租人来说,条例明确了行为边界。尽管合规成本可能略有上升,但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更有利于长期稳定收益。对住房租赁企业和经纪机构而言,行业洗牌加速,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企业将迎来新发展机遇,而不合规的小中介、“二房东”将被清出市场。
对政府管理部门而言,《条例》提供了强有力的监管依据,彻底扭转以往“无法可依”的被动局面,有助于稳定租赁关系、减少纠纷,促进人口有序流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哲铭
编辑 郭睆秋
二审 肖慧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