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骨藏坚志 廿载赴初心

在城郊的晨曦中,有那么一道瘦弱却坚定的身影,二十年来从未缺席。她就是舒春茶,她身形纤薄,言语温和,并非传统印象中雷厉风行的管理者形象。然而,正是这副“弱骨”之中,却蕴藏着一份对教育事业的钢铁般坚志。从青涩的师范毕业生,到独当一面的骨干教师,再到引领一方的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她用二十年的光阴,一步一个脚印,深情奔赴她立德树人的灼灼初心。

初登讲台,“弱骨”下的教育热忱

二十年前,刚走出校门的舒老师,带着青涩与憧憬来到城郊的汤源小学。她接手的五年级班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还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小刺头”。身形瘦弱的她,起初并不被家长看好:“这么纤弱的姑娘,能管住娃吗?”但她没多说,只用行动回应。她每天提前一小时到校,给基础差的学生补拼音、教算术;放学后留下来,陪“小刺头”们做游戏、谈心,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周末骑着自行车家访,走遍了乡村的各个村落。她的课堂生动有趣,把枯燥的数学题变成生活里的小难题,把难懂的课文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慢慢地,学生们越来越喜欢这位“温柔有力量”的老师,班级成绩一路攀升,家长们也从最初的质疑变成了满心的信赖,同事们也常说:“别看她身子骨单薄,但干起工作来,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这份“劲儿”,便是她深藏于心的坚毅与热爱,是她教育初心的第一次有力跳动。

砥砺前行,坚志铺就成长之路

不久后,由于出色的业务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舒老师被提拔为一所村完小任校长,瘦弱的肩头扛起了更重的责任。当时学校教学条件破烂不堪,到处杂草丛生,碎石外露,师资差,生源匮乏,舒老师没有退缩,她深知“学校是城郊孩子的出路”,便一头扎进改变现状的忙碌中。为了改善教学条件,她一次次跑上级主管部门,磨破了嘴皮,终于争取到资金,翻新了教学楼,添置了多媒体设备,还打造了一个花园式操场;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她带头听课评课,每周组织教研活动,还邀请了其他优秀教师来校传经送宝。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内,塔尾小学焕然一新,不仅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教学质量也年年在全镇排名第一,成为大家口碑相传的优质小学。

又过五年,城郊公办幼儿园建成,舒老师再次临危受命,担任园长。从小学教育到幼儿启蒙,隔着一道不小的鸿沟。她从零开始,泡在图书馆查阅幼儿教育书籍,报名参加线上培训课程,周末辗转各个优质幼儿园取经。她知道,幼儿教育是“人生第一粒扣子”,容不得半点马虎。她重新规划幼儿园环境,开辟了长满绿植的种植园,搭建了色彩斑斓的游戏区,让孩子们能在泥土芬芳和欢声笑语中成长;她要求老师们“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用耐心呵护每个孩子的童真,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与成长需求;瘦弱的她,常常蹲在地上和孩子们一起搭积木、画彩虹,被一群小不点围在中间,笑得眉眼弯弯,那一刻,她单薄的身影里,仿佛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弱骨藏坚志,风骨自昂然。二十载春秋,青丝熬出了白发,不变的是舒老师眼中那份对教育的清澈热爱。她的故事,是一部个人奋斗的成长史,更是一曲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动人赞歌。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弱骨”与“坚志”最完美的统一,看到了教育最本真、最伟大的力量。

上一篇: 粤地实习!武汉文理学院把课堂“搬”到一线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