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矫形 精准麻醉,拇外翻患者术后即可下地行走!

鲁网10月21日讯“感觉很好!做完手术我脚不肿不疼,也不用卧床,感觉接着就能下地走路了,只是脚上包了块纱布而已。”刚刚接受完拇外翻手术的赵先生(化名)说。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与创伤(骨科)中心足踝外科紧密协作,将踝关节周围神经超声可视化阻滞麻醉技术应用于拇外翻微创矫形手术,结合 “微创手术” 与 “精准麻醉” 两项技术,患者术中安全无痛,术后即可下床活动,还有优秀的术后镇痛效果,助力医院在日间手术、加速康复外科领域迈上新台阶。

拇外翻微创矫形手术

切口仅一公分左右

△术前术后对比图

拇外翻微创矫形手术因其切口小、损伤轻、恢复快的特点,已成为治疗拇外翻的主流术式之一。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中心执行副主任、足踝外科执行副主任齐鹏师从北大人民医院骨科专家徐海林教授和芦浩教授,系统学习了足踝外科像踝关节镜、拇外翻矫形、糖尿病病足微创治疗等先进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为受拇外翻困扰、夏天不敢穿凉鞋的人群提供了可靠的美足整形技术。

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

“GPS导航”精准麻醉

为与此类微创手术相匹配,麻醉手术中心团队选择了与之契合的超声引导下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技术。这个名字听起来复杂,但理解起来很简单:

传统麻醉

像“全屋停电”。比如腰麻会让整个下半身失去知觉,动弹不得;全麻则让人直接睡上一觉。

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

像“只关冰箱的电”。医生用超声仪器作为GPS导航,就像看孕妇肚子里宝宝的B超一样,清晰地找到脚踝附近那几根负责脚部感觉的神经,精准地把麻药注射过去。

只有患者需要做手术的那只脚“睡着了”,而大脑全程清醒,另一条腿和手术的这条腿都能自由活动,这就为术后马上走路打下了基础。

技术优势

术后即刻活动

阻滞仅作用于单侧足踝,患者术中可保持清醒,术后下肢肌力基本不受影响,在医护人员指导和辅助下,可实现手术结束后短时间内下床站立及缓慢行走,避免了长期卧床带来的不适与风险,如深静脉血栓等,真正体现了快速康复的理念。

镇痛效果持久

该技术提供长达8-12小时甚至更久的术后镇痛效果。患者在术后最关键的第一个疼痛高峰期几乎感觉不到明显痛感,睡眠质量高,舒适度大幅提升,减少了术后对静脉或口服强效镇痛药物的依赖。

全身影响最小

避免了椎管内麻醉可能引起的血压波动、尿潴留或全麻后的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尤其适合高龄、合并症较多的患者,提升了手术耐受性和整体安全性。

契合日间手术模式

此麻醉方案使拇外翻微创手术作为日间手术成为可能,患者可在24小时内完成入院、手术和出院,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优化医疗资源利用。

踝关节周围神经阻滞技术在拇外翻微创手术中的成功应用,是北大人民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向围术期医学转变、积极践行ERAS(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更舒适、更安全、更高效的医疗体验,也为更多足踝外科及其他下肢末端手术的麻醉方式提供了新思路。(通讯员 刘裕)

责任编辑:刘亮亮

上一篇: 莒南县文疃镇初级中学举行 “养成良好习惯 成就精彩人生”主题演讲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