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一分钟,就能救一条命!”韩震用救援书写“生命答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

“有时候情况危急,怎么可能不怕?但是只要我快一分钟,就可能救回一条命,也就顾不上想那么多了。”临沂罗庄先锋应急救援队队长韩震的语气里既有历尽千帆的果敢,也有经历生死的沉淀。

自2019年成立临沂罗庄先锋应急救援队起,他用7年直面生死的奋力拼搏,在时光长河里守护生命的微光,成为沂蒙群众心中最可靠的“生命守护者”。

一场遗憾,点燃救援之志

韩震与救援事业的羁绊,始于一场刻骨铭心的遗憾。2018年,他的母亲突发脑出血,接到消息的韩震手脚冰凉,颤抖着拨通120。救护车到达家中,将母亲送至医院时她已不省人事,最终因抢救不及时导致终身瘫痪。

那段时间,韩震常常守在母亲病床前,看着母亲失去往日神采的脸庞,满心都是自责。“如果当时附近有人懂急救知识,能先做初步处理;如果救援能再快哪怕10分钟,母亲是不是就不用遭这份罪?”他不止一次在深夜辗转难眠时问自己。也是从那时起,一颗“为守护生命做点什么”的种子,在他心里扎了根。

“我留过的遗憾,不想让别人再经历。”2019年年底,韩震下定决心组建一支集道路、水域、山地救援、应急知识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救援队伍,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同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

他自费数万元购买了冲锋舟、捞仔钩、救生衣、头盔、抛绳等救援设备,建立了定期培训制度和透明的财务公开制度。就连队徽,他也是反复琢磨,最终确定以“蒙山沂水”为背景——山峦象征勇攀救援高峰的决心,流水代表不惧艰险的涉水担当。“这队徽不仅是咱家乡的印记,更是咱对老百姓的承诺。”韩震说。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的力量无穷。”在韩震的努力下,救援队逐渐发展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如今,先锋应急救援队已有400余名队员、1500余名志愿者,成为临沂公益救援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身孤勇,与死神赛跑

2023年11月19日,一条“白沙埠镇10岁男孩走失,家长急疯了”的消息让韩震瞬间绷紧神经。他立即在队群发布“紧急备勤”通知,驱车直奔当地派出所。

见到孩子母亲哭红的双眼,韩震安抚道:“大姐放心,我们一定把孩子平安找回来。”征得警方同意后,他扎进监控室逐帧排查,十几个小时里仅喝两瓶矿泉水,眼睛熬得通红,终于在深夜从监控中发现男孩骑单车的模糊身影,锁定大致方向。

因凌晨店铺关门,监控追踪中断。韩震回家后辗转难眠:“天这么冷,孩子一个人太危险。”凌晨5点,他再次赶回派出所,带领队员分成三组展开地毯式搜寻。大家踩着冰冷露水,拨开带刺灌木丛,沿国道两侧沟渠、树林仔细排查。

12个多小时后,搜救犬突然对着一处沟渠狂吠。韩震跑过去,发现男孩的自行车倒在半米深的沟渠里,泥土上留有新鲜脚印。他纵身跳下,深秋河水冰冷刺骨,淤泥没膝、碎石扎腿,却全然不顾,循着脚印摸索。在沟渠深处的泥潭里,他发现了浑身是泥、面色苍白的男孩。

为避免陷得更深,韩震趴在泥地匍匐前进,一把抱住男孩艰难向岸边移动。上岸时,他已成“泥人”,浑身冻得发抖。孩子被紧急送医后,家长紧握着他满是泥污和划痕的手泣不成声,韩震笑着回应:“没事就好,这都是我们该做的。”

当晚,韩震因劳累高烧39度,面对妻子的嗔怪,他虚弱地说:“孩子平安回来,比啥都强。”

这样的救援,对韩震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平均每年他带领队伍完成各种救援、培训近2000次。每一次接到求助,他都第一时间出发,哪怕是深夜、暴雨天,也从没有一丝犹豫。“只要能救人,再苦再累都值。”他说,“能让逝者安息,让生者得到慰藉,这就是民间公益应急救援的意义。”

一腔热忱,传递温暖微光

“救援是‘亡羊补牢’,而普及应急知识是‘未雨绸缪’。”韩震认为,比起事后救援,提前教会群众自救互救技能更为重要。因此,在没有救援任务的日子里,他带领队员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应急知识培训。

“大家看,做心肺复苏时,按压位置要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在京韵园的培训现场,韩震跪在地上,对着急救模型一丝不苟地示范,还邀请居民上台实操,手把手纠正动作。“这些知识看着简单,关键时刻能救命。”他拿起模拟气道梗阻的模型,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一定要学会这个,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每年汛期来临前,韩震还会组织队员开展“巡河护安”行动。他们沿着沂河、涑河等河道巡逻,检查防护栏是否完好,在危险区域增设警示标识,同时向岸边的群众发放防溺水宣传册。“夏天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我们多走一段路,多提醒一个人,就能减少一分危险。”

2024年4月,“韩震好人工作室”在罗庄区成立。以此为平台,他带领队员开展了“爱心助老”“暖冬送暖”等公益活动:为孤寡老人打扫房间、送去米面油,为困难家庭的孩子捐赠学习用品,在雨雪天帮助群众推车、清理道路积雪……

有人问韩震,常年奔波在救援一线,耽误工作、亏欠家人,到底图什么?他指着队旗上的“蒙山沂水”图案,认真地说:“我是沂蒙儿女,‘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刻在骨子里。能做‘急先锋’,为家乡人遮风挡雨,就是我最大的骄傲。”

从一场遗憾点燃初心,到用热血守护平安,韩震这位“沂蒙硬汉”,始终带着对生命的敬畏、对公益的热爱,在救援路上坚定前行,用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上一篇: 寻找我身边的温暖丨潍坊:一张“应急联系卡”,让关爱永不掉线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