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奔跑的年轻人|送快递,更送“安心”

有关数据显示,贵阳14至35岁青年人口达239.55万,占比37.49%,较2021年新增10.57万人。年轻的身影奔忙穿梭于街巷,他们的步履,正是城市最蓬勃的心跳。今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推出“在城市中奔跑的年轻人”系列报道,将镜头与笔触对准这群城市里的奔涌后浪,描摹时代浪潮下年轻一代的奋斗图景。本期关注快递小哥。

[工作节奏]7:00至20:30

[主打技能]每天派送上百件快递

[城市贡献]建立微信群上门服务老人

“您好!顺丰快递,您有件快递到了,请问现在方便签收吗?我这就给您送上来。”上午10时,贵阳市南明区多彩贵州城温泉小镇内,顺丰快递员夏远明已忙碌了3个多小时。收件、派件、接听电话,每个环节他都心中有数,动作利落、思路清晰,一切井然有序。客户接到电话后,往往不到三分钟,快递便已送达家门。

正在送快件的夏远明

“我算是这片区域的‘活地图’了,”夏远明笑着说,“每个商户的营业时间,客户家中是否有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等情况,我都清楚。”从事快递行业近5年,他每日7时到岗,晚上8点半左右收工,每天处理快递一百多件,逐渐摸索出自己的经验之道:“快递行业,说到底就是用心与顾客交朋友,认真做好沟通和服务。”

夏远明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不仅是快递员,更是一位细心的“社区观察员”。遇到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人,为方便他们寄件,他主动建立了微信群。老人们只需在群里发条消息,他便会尽快上门取件。“有些老人生活节俭,但对亲人却非常慷慨。他们寄的多是食品,包裹里是对亲人的牵挂。能多给他们一点便利,我很乐意。”他介绍道,后来公司推广使用企业微信,进一步方便了客户联系。

正在送快件的夏远明

工作中,夏远明有许多难忘的经历。“记得有一次是过年期间,有位客户的快递是急需用的药,但当时快递已经停运。他联系到我,问有没有办法。我查到包裹还在中转站,就赶过去找到它,及时送到了客户手上。”夏远明回忆,“特殊情况特殊处理。看到顾客拿到药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这样的暖心时刻还有很多:疫情期间,他曾帮助客户将生病的宠物紧急送医;因封控宠物店主无法返回,将钥匙托付给他代为上门喂养;也曾为独居老人代买生活用品……回顾这些经历,夏远明深有感触:“给予他人方便,也是给予自己方便。”客户的信任让他感受到强烈的“被需要感”,无论是物业还是客户,彼此都建立了融洽的关系。

与客户电话沟通

在加入顺丰之前,夏远明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意。后来生意不景气,经熟人推荐进入顺丰。谈及这份工作,他心怀感恩:“这些年收获了很多。虽然这个行业工作强度大,但付出总有回报。公司完善的薪酬福利制度让我有了可观收入,也具备了成家立业的资本。比如高温天发放防暑物资、组织工会活动等,都让大家很有归属感。”

休息时间,夏远明喜欢在家陪伴家人,也会利用空暇学习行业知识。谈及未来规划,他目标明确:“学习、向上走!”他希望在公司的晋升机制激励下,通过自身努力,不断进步提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秋红

实习生 邹丹颖

编辑 袁航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李玲

上一篇: 400万张营业执照背后:千年商都如何焕新产业“进阶之路”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