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丨小时候打了乙肝疫苗,成年后为何还需接种?

大河网讯 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 “社会共治,消除肝炎”。乙型肝炎作为我国重点防控的病毒性肝炎之一,其预防与控制备受关注。不少人存在疑问:小时候已经接种过乙肝疫苗,成年后为何还要关注接种问题?乙肝疫苗的重要性究竟体现在哪里?针对这些热点问题,河南疾控专家给出了权威解答。

小时候接种过疫苗,成年后仍需警惕抗体衰减

疫苗,并非终生保护,建议重点人群做好主动检测,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丁宝龙介绍,“对于完成三剂次全程免疫后仍未产生有效抗体的人群,可以咨询接种单位后积极补种乙肝疫苗”。

专家特别提醒,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有多个性伴侣、长期接受透析等高危人群,抗体衰减速度可能更快,感染风险更高。“建议成年人主动进行乙肝抗体检测。”

乙肝妈妈的宝宝:12小时内完成 “联合阻断” 是关键

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妈妈,如何避免母婴传播是核心问题。目前,母婴传播仍是我国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或者不详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该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接种乙肝疫苗。

“规范干预下,成功率接近100%,通过科学规范的阻断流程,绝大多数乙肝妈妈同样可以孕育出健康的宝宝。” 丁宝龙强调,完成规范阻断后,宝宝可正常母乳喂养,无需过度担忧。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方式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丁宝龙介绍,我国自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以来,通过乙肝疫苗的接种,我们国家5岁以下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率目前已经下降至0.5%以下,乙肝疫苗在消除肝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反之,若不接种乙肝疫苗,感染风险显著增加。乙肝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变成肝硬化,再严重下去就会发展成肝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社会共治,共筑肝炎防控防线

2025年7月2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积极接种疫苗,定期进行检测,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患者早诊早治,规范治疗,是防治病毒性肝炎途径的有效。

“病毒性肝炎可防可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师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张秀丽表示,“只有每个人都重视预防、主动参与,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共治,消除肝炎’的目标,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青禾/文 魏凯/视频)

编辑:陈静审核 :郭同欢

上一篇: 世界肝炎日 河南疾控专家共话消除肝炎丨健康半月谈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