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高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危急,医共体协作畅通“绿色通道”成功救治

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角峪院区通过“上下联、信息通”协作机制,为患者开通“急救绿色通道”,争分夺秒,完成生命接力,成功救治高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患者因憋喘、腹痛伴意识恍惚至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角峪院区就诊。接诊医生急测血糖显示26.3mmol/L,立即给予降糖及补液治疗,后因病情危重,紧急联系主治医师赵福财会诊。经检查,患者意识模糊、脉搏细弱、呼吸深大伴憋喘貌,心音听诊低钝。询问家属得知患者有多年糖尿病史,近期食欲差且反复腹痛。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高度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监测仪显示数值已超过上限,随机复查血糖时超出仪器监测范围,病情极度危重!

赵福财立即联系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区急诊重症医学部,协调患者转诊至总院区急诊重症医学部抢救室,急诊重症医学部主任、副主任医师刘光河带领医护团队全力抢救患者,紧急建立大血管静脉通路,给予药物输注,实施持续心电监护,指脉氧监测及吸氧支持等,做好了全力抢救的准备。

抢救过程中检验科连续报告三项危急值:血气分析PH 6.89,患者出现严重的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酸中毒;血糖>33.3mmol/l,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泵入控制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15mmHg,给予快速补液及补碱纠正酸中毒。医疗团队根据监测数据动态优化治疗方案,同时反复与家属沟通病情变化。

鉴于患者合并臀部窦道重度感染,抢救同时也急需综合治疗,刘光河立即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内分泌科,泌尿肛肠外科、骨科、康复理疗科、中医科、伤口造口门诊等专家共同商讨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接下来的治疗中,医护团队24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给予多脏器功能保护支持治疗手段,循环支持、呼吸支持,血糖控制、神经功能保护等综合措施并用,反复进行细菌培养并调整敏感的抗菌药物,经过六天六夜持续抢救,患者意识逐渐转清,指标趋向稳定,感染得到控制,最终成功转入急诊综合病房进行康复治疗。目前患者已经回到角峪院区康复治疗。

此次救治不仅是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部团队协作和技术实力的生动体现,更是医共体建设发挥实效的真实写照。医院高度重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不断畅通基层患者上下转诊流程,通过双向转诊合作,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百姓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上一篇: 从“愁得睡不着”到“踏实种粮” 农担“续贷帮扶”解了粮农燃眉急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