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仁里40号居民:我们单元能不能单独加装电梯?

原加梯方案因消防隐患没有通过联审 直通车现场连线专家优化方案给出建议

7月22日,上城区湖滨街道青年路社区见仁里俞大妈反映:我们单元正在推进加装电梯,但需要和41号单元一起才能加装,我们40号单元业主已全部同意,但41号单元同意户数又达不到要求,我们单元能不能单独加装电梯?

见仁里40号居民们一直在楼下等待专家新方案突破“内天井”记者 陈卫民 摄

天天爬楼梯太难了

单元居民全部同意加装电梯

俞大妈是见仁里40号单元加装电梯3位牵头人之一。

见仁里40号单元门朝东,41号单元门朝北,相互邻近,一二楼都是营业房,不连通单元楼道,不涉及加装使用电梯。两个单元都是一梯3户,40号单元6层,3楼以上12户;41号单元5层,3楼以上10户(其中有套公房按2户算)。40号单元12户业主,均同意加装电梯。41号单元有3户不同意,一户是老人同意,但儿子不同意;一户房屋出租,业主也不同意;还有一户在外地工作,说等退休后回杭州养老再考虑加装。

“我们单元是一跑楼梯(通过十七八级台阶,从一个方向实现跨楼层),加装电梯后直接平层入户,实现无障碍通行。加装电梯需要52万元,政府补贴20万元,资金我们都准备好了。”俞大妈说,“今年4月,我去开加装电梯联审会议,上城区住建局加梯办联审小组看了我们的材料,说我们40号单元的方案消防通不过,现场最后讨论出一个方案,建议40号单元与41号单元合装一台电梯来解决消防问题,需要增加电梯连廊,加装电梯费用要75万元。”

“我79岁了,一个人住在5楼,膝关节不好,每天爬楼梯,自己走走勉强能上下,拿东西就走不了。每次买的东西都让快递驿站的小哥送上楼,我再给小哥爬楼费……”

7月23日,记者在见仁里40号楼道,遇见一位正俯身上楼的大伯,左手拎着塑料袋,装着几瓶矿泉水,右手紧紧抓住楼梯扶手下的细钢柱,右臂肌肉血管隆起。大伯已不能一步一个台阶上楼,左脚先跨上台阶,右脚再跟上去,每上一级台阶需要3秒,快到4楼,大伯上楼时连续发出“嗨,嗨……”的声音。

大伯姓王,82岁,住在4楼。

“我两个膝关节3年前都换过了,走楼梯吃力,都是上一层歇几分钟再上一层,老伴也82岁了,爬楼梯比我还慢,家里买菜买东西还得靠我。如果买的菜多,我就把袋子扎在一起,放到肩上扛着,从1楼上到4楼大概要20分钟,每天我只下楼一趟。”王大伯说。

得知记者在了解加装电梯,4楼77岁冯大伯和5楼68岁陈大伯都下楼来了。

陈大伯说,这个单元80岁以上老人还有两位,如果生病上下楼更不方便,大家都期盼加装电梯。

原加梯方案为什么没通过联审?

“内天井”遇火灾易形成烟囱效应

见仁里40号单元加装电梯工程,由杭州西奥电梯现代化更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奥MOD”)提供服务,项目负责人胡轶说,之前是其他电梯公司负责加装,因单元门口空间狭小,其他公司设备进不来,现场施工条件又不允许,2024年4月西奥MOD才接的手。

“我们的第3代拼装电梯,可以在吊车无法进入的小空间,通过自升降平台现场拼装,像搭积木一样把钢结构装起来。我们已经在全国装了几千台,适用那些犄角旮旯,吊车不能进,现场又不具备吊装施工条件的单元加装电梯。

“今年4月,见仁里40号加装电梯方案联审时,有建筑专家提出,加装电梯与凹进去的墙面会形成‘内天井’,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形成烟囱效应,存在消防隐患。当时我们公司参会的技术人员现场研究,想到了两个单元合装1台电梯。

“两个单元合装1台电梯,需要从加装电梯的两侧安装连廊,因为41号单元是二跑楼梯(通过两段“九级台阶”折返变向上楼),连廊要连通转向平台,这样两个单元业主都得再走半层楼梯,无法实现无障碍通行。”

西奥MOD技术员毛哲启说,他不建议两个单元合装1台电梯,有三个原因:首先,地面将增加6根立柱。其次,40号单元原本能平层入户无障碍通行,如果合装将多走半层楼台阶。另外,41号单元同意加装业主未达要求,当前还是加装不了。

直通车现场连线专家 反复优化方案提出加梯建议

针对见仁里40号加装电梯的情况,直通车记者现场连线了专家王贵美(王贵美,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社区建设专委会委员、住建部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王贵美说,上城区住建局在联审时,专家提出的意见没有问题,《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2020省指南》)有这样的要求,对见仁里40号的居民来说,关键是如何在满足《2020省指南》的要求下把电梯加装下去。

王贵美与毛哲启现场连线,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数据对接、方案设计、内天井及排烟反复计算,王贵美提出了新方案,对见仁里40号单元加装电梯提出建议:

一、把计划正对单元口朝西开门的加装电梯,整体左转90度改为朝南开门。

二、改变朝向后“电梯南面外侧”距“南侧建筑外墙”保持3.2米距离,朝南开门的电梯连廊宽1.2米,且确保“连廊南面外侧”与“南侧建筑外墙”为2米距离。

三、拆除单元口的垃圾投放通道。

四、原450公斤电梯改为400公斤电梯。

五、根据现场形成内天井的尺寸,按照规范要确保排烟开口尺寸不小于4.16米。

原加梯方案经过修改,加装电梯井道缩小,内天井的敞开宽度增加,满足《2020省指南》要求。最终王贵美把新方案平面图提供给了西奥MOD。

见仁里40号的老人们在楼下见证了这场专业交流,他们心情跌宕起伏,直到最终方案确定,仍久久不愿离去。

见仁里40号的加装电梯问题,橙柿直通车将继续关注并及时报道。

上一篇: 东北大学“6名学生溺亡”细节披露:老师坠落半空被救,浮选槽约30-40℃,不存在强酸、强碱状况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