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她才21岁,我57岁了,只要能救她,哪怕是牺牲我,也值了。”连日来,安徽“玉米阿姨”刘玉荣在青岛跳海救人持续引发关注。感人故事仍在续写:她的小摊火了,有人专程来看望,还有人默默扫码留下千元后离去。在青岛,大皖新闻记者见到了刘玉荣,听她讲述了背后故事。

刘玉荣在海边摆摊
“这不仅是个人的壮举”
7月11日晚,在青岛太平路李慰农公园对面的海边,大皖新闻记者见到了刘玉荣,她穿着一件褪色的上衣,皮肤晒得黝黑。她的小推车上摆放着玉米和矿泉水,喇叭里响起阵阵叫卖声,“玉米,香甜可口的玉米”。
“跳海救人的就是这大姐吧?”“大姐,来两根玉米,我们刷到你的视频了,了不起!”“腿好些了吗,厉害厉害!”路边人来人往,不时有人认出了刘玉荣,主动上前打招呼。
得知大皖新闻记者来了,刘玉荣脸上露出笑容。“这是家乡人来了!”她操着皖北口音说道。
“你看,那个女孩就是在这落水的。”顺着刘玉荣手指的方向望去,记者看到,那是一处靠近堤岸台阶的礁石,海风吹过,波浪接连而至,撞击礁石的瞬间水花绽放,即便站在路边仍让人感到紧张。
“当时我什么也没想,听到呼救,脱了鞋裤就往海里跳去。”说起被无数人点赞的壮举,刘玉荣并未显现出激动的神情,仿佛在唠着家常。在她看来,她只是做了一件平凡的小事,并且她相信,很多人遇到都会这么做。
王先生是老青岛人,得知刘玉荣的事迹后,他专程来到海边想见见这位救人英雄。“不是谁都有勇气这么做的。”王先生说,他耳闻目睹过不少跳海救人的事,也见过有人献出了生命,所以他更加觉得这种行为就是舍己为人,难能可贵,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事,这是值得褒扬的义举,是能够激励一批人的正能量。
“安徽人仗义!”刘玉荣救人的视频传出后,有网民如此赞道。在实地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一位安徽人在这座城市用壮举感动了无数人,那就是李慰农烈士。1925年7月,出生于当时安徽巢县的李慰农在海滨沙滩英勇就义,是在青岛为革命献身的第一位共产党人。
时隔整整百年,同为安徽人的刘玉荣在李慰农公园前纵身一跃,于滚滚浪潮中救人性命,为安徽人的壮举书写了续集,也进一步擦亮了“安徽人仗义”的金字招牌。
“这不仅是个人壮举,也是一座城市的光荣!”付女士告诉记者,她同样被刘玉荣的事迹所打动,她认为这是安徽人的自豪,也是青岛人的骄傲,为青岛这座包容的城市带来了荣耀。

刘玉荣跳海救人
“不知道啥是见义勇为”
7月12日,大皖新闻记者来到了刘玉荣的家中,屋内陈设简朴,弥漫着玉米的香味。
刘玉荣再度回忆起了救人的一幕。7月7日中午,她正在海边摆摊,一名女生在拍照时,手机不慎落水,就在她去捡拾时,一个巨浪袭来,将她卷入波涛之中。随后岸边有人大声呼救,她来不及多想,迅速脱下鞋裤,纵身跳入水中施救,恰好岸边有人扔下一个救生圈,套上救生圈后,她奋力朝女生游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还在挣扎的落水者已没了动静,面朝下漂浮在水中,情况危急。她加快速度,上前一把将女生抓住,并将她翻过来,在往回游时,一个浪打过来,这名女孩被打翻。她用尽全力,将女孩再次扶起,仰面朝上。靠岸后,有热心市民递来一根带子,将落水者拉上岸。
刘玉荣告诉记者,救起女孩后,她并没有上岸,而是想着帮女孩将手机捞上来,因为一生节俭的她,太能理解丢东西的感受了。可是因为正在涨潮,浪太大,她试了多次都未能成功,只好上岸。上了岸后,还是在其他市民的提醒下,她才发现双腿都被划伤在流血。救人时,她还被海水呛到,后来猛喝了好多饮料才好受点。
刚被救起的女孩面色苍白,在岸边坐着缓和了许久,然后才来到刘玉荣身边。“她上来就跪着给我磕头,说她第二次生命是我给的。”通过交谈,刘玉荣了解到,这名女孩才21岁,是外地人,刚毕业,来青岛游玩,不料发生了这一幕。
“她才21岁,我57岁了,只要能救她,哪怕是牺牲我,也值了。”得知女孩的年纪后,刘玉荣第一想法就是,正是如花的年纪,如果在她眼前被海水吞噬,她将后悔一辈子,跳海救人,这事她做对了。
当天下午,这名女孩再次赶来,送上了牛奶、水果致谢,刘玉荣不愿她破费,执意不要,但拗不过女孩,只好收下。“这里面别放了钱吧,那可不能要!”刘玉荣想到这点,打开一看,果不其然,在里面发现了500元现金。她赶紧叫来女儿,追上去交给了女孩。“救命就是救命,要钱不合适,这就不是钱的事。”
刘玉荣救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后,引发广泛关注,网民们纷纷点赞,她还先后获评“市南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青岛市见义勇为模范”,老家界首市相关部门也赶到青岛慰问,各界的关心与获得的荣誉让刘玉荣再次觉得,跳海救人这件事她做对了。
“我不识字,之前都不知道啥是见义勇为,只想着救人。”刘玉荣坦言,她因为不认字,在跳海救人之前,她都不知道见义勇为这个词,后来别人给她解释,她才明白,见义勇为就是救人,就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刘玉荣因救人受伤
“善良的人也不止我一个”
在网上火了之后,刘玉荣跟往常一样继续摆摊,她确实感受到了变化:来买玉米和水的人多了,还经常有人多付钱,甚至有一位老太太扫码付了1000元后默默离去。
“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善良的人也不止我一个!”说起这些暖心事,刘玉荣如此感慨。
来看望刘玉荣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专门坐车从外地赶来“打卡”,常常有人对她竖起大拇指,夸她是英雄。因为她摆摊卖玉米,网民们还亲切地叫她“玉米阿姨”。有人建议她在小推车上打出“跳海救人‘玉米阿姨’”的招牌,这样更能吸引人,对生意也有好处。“我觉得那样太招摇了。”刘玉荣没有采纳。
刘玉荣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大大咧咧没心眼的人”,她说,她家中兄弟姐妹多,条件不好,但父母从小就教育她心要放宽,能帮助别人就帮一把,她记在心里,也落实在行动中。
兄弟姐妹刷到了她救人的视频,纷纷打来电话为她点赞,80岁的老父亲也在安徽老家通过看电视得知了此事。在电话中,老爷子跟她说,救人是应该的,他要是遇到了也会去救,给予她鼓励。“这个我相信,我们乐于助人就是从他那学的。”刘玉荣笑着说。
而在刘玉荣的儿女看来,母亲奋不顾身跳海救人,他们对此除了骄傲,也感到一阵后怕,虽然母亲会游泳,毕竟也是年近花甲,体力不如从前,如有闪失,家人也难以接受。
刘玉荣的女儿姜女士告诉记者,她父亲去世近20年,母亲含辛茹苦将她姐弟二人拉扯大,虽然饱经沧桑,但一直很乐观,是个“热心肠”。
“结婚后,我没享过福。”刘玉荣说,她30多岁时丈夫因意外离世,她独自照料儿女,虽然过得不容易,但她从不怨天尤人,一直看得开、想得开,心里常常默念“算了吧,不计较”,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她始终相信,这世界还是好人多,因此她也愿意做个好人,行善事。

刘玉荣和儿孙一起出摊
“不要责怪她”
刘玉荣救人的视频火了后,有人点赞,但也有人因女孩捡拾手机落水和给500元的行为,发了一些不友善的评论。得知这一情况后,刘玉荣有些气愤,也有些心疼。气愤的是有些人并不知道情况,无端指责他人,心疼的则是怕女孩受到打扰。刘玉荣表示,“别说500元了,就是500万我也不稀罕。”
刘玉荣说,这个女孩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并不好,这与她的家庭很相似,她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女儿的影子。她知道女生都爱美,都想拍拍照片记录生活,谁也不希望发生意外。同时,在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后,她也更加理解了女孩为什么想捞回手机。所以后来退潮时,她女婿还是下水捡回了手机,交给女孩。
说着女孩的情况,记者看到,刘玉荣的眼眶红了。她说,她是一个心很软的人,平常看电视剧看到悲情画面时也容易落泪。她自己经历过苦难,所以她更加能理解别人,她认为这个女孩知恩图报很懂事,刚毕业也没啥钱,她更加不能要女孩的钱。“她是个善良的小女孩,不要责怪她。”刘玉荣表示,她不希望女孩的生活因此受到影响。
“就是为了救人,我们不图回报。”刘玉荣的儿子姜昆向记者介绍,母亲跳水救人,他们全家引以为傲,收获到各界的表彰、关心,他们深感欣喜,但他们不愿以“恩人”“英雄”自居,仍保持平常心,过平淡生活。
“我们都是普通人,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还会毫不犹豫去救人。”刘玉荣如此说道。
大皖新闻记者韩喻 于源绮 实习生 何昱满
编辑 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