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钢铁,他们挥洒青春汗水

从“生产一线”到“创新前沿”

“智造”钢铁,他们挥洒青春汗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周容璇 通讯员邵启明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记者走进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探访连续生产的青年人,看他们如何立足一线、扎根岗位,锐意创新、书写青春答卷。

筑安全盾牌

5月4日,南钢炼铁事业部燃料供应厂化产车间制酸班长邓斌早早来到岗位上,仔细检查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异常。从浓度配比到温度控制,他都要一一过问、认真把关。

邓斌所在的制酸岗位,关乎焦化副产资源高效转化与环保合规底线。他努力通过“瞬时反应”防范化解突发危机,通过“精细校准”把控产品质量关卡,为化产生产筑牢坚实护盾。

视线转移到南钢特钢事业部大棒厂kocks生产线,温度超40摄氏度的车间里,“00后”生产准备工陈龙盯守在这里为节假日生产保驾护航。陈龙还发起“午间微课堂”,手把手教授新员工操作技巧。记者发现,他的工具箱里备着两本笔记,一本记录着238组加工参数,另一本写满徒弟们的成长日志。在他的带动下,班组青年员工技能认证通过率达100%。

“越是节假日,越要确保设备万无一失。”带着手电筒、点检手机、测温枪等工具,板材事业部中厚板卷厂机修车间设备点检员陈欢欢正沿着点检路线稳步向前。青年节当天,他提前到岗,完成晨会安全宣讲后,便对各区域进行任务安排。以“望闻问切”对设备进行“全身体检”,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他向记者展示手机设备智维的查询信息:“今日点检完成率100%,未闭环异常数0条。这就是最完美的节日礼物”!

护钢水顺畅

在钢铁生产的庞然脉络中,每一伏电压的稳定输送都关乎高炉的运转和轧机的顺行。节假日期间,如何保障钢铁厂内的万吨钢水顺畅运行?

南钢能源动力事业部供电管理室总降集控中心副操张旭带领突击队成员,奔波于集控室与总降现场之间。在复杂的供电系统面前,他逐项核对报文参数,对电网突发波动作出迅速而精准的调整。

“电机频率每调整0.1Hz,都关乎数千吨产品的品质生命线。”金安矿业选矿厂一班班长刘辉拿起随身携带的工作记录本,指着密密麻麻的数据解释道。只见他手持取样盘承接过滤机倾泻而下的尾砂,指尖摩挲间,尾砂的细度变化被敏锐捕捉。

这位尾砂攻关青年突击队的核心骨干,凭借一股钻劲,带领青年突击队创下脱水工区年产能超80万吨优质尾砂的纪录,让冰冷的生产线迸发出生机与突破。面对高端建材市场严苛的质量标准,刘辉立下“参数精确至毫米,质量把控于源头”的誓言,为南钢叩开高端市场大门提供了核心技术密钥。

与毫米较量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但对我们研发团队来说,这只是又一个与机器人赛跑的日子。”金恒科技人工智能博士工作站初级开发工程师季朗永边说边调整着机械臂的伺服电机。实验室中央,两台UR机器人正在进行搭积木测试。季朗永突然举手叫停:“等等!左臂的抓取力度参数需要调整。”他快步上前,亲自示范标准动作,每一个关节角度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紧接着他对着麦克风反复校准语音指令,直到机器人能百分百准确响应“紧急停止”的指令。季朗永认为,传承五四精神应该体现在自主创新、科技报国上。

远在大洋彼岸的蔚蓝高科技集团设备工程部设备管理科副科长柳冬,他的青年节是在一场与毫米较量的攻坚战中开启的。

柳冬带领团队穿梭在设备丛林间,精准“解剖”着首套焦线可控溜槽,当最后一组传感器调试完毕,监控屏亮起绿色运行标识时,团队成员们突然发现:这位平时雷厉风行的副科长,正偷偷用袖口擦拭眼镜片上的雾气。随着改造数据上传至云端,他习惯性摸出口袋里的创新笔记——在纸页上写下,“物资库智能管理系统”的草图已勾勒成型。这位手握28项专利的设备青年“发明家”,正用青春丈量着中国智造的无限可能,以智能化、精益化理念推动蔚蓝装备技术向行业标杆迈进。

上一篇: 生完娃出院没几天 生育津贴就打到了个人银行账户 杭州二胎宝妈点赞生育津贴“直发个人”新举措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