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润五里界 匠育新未来丨一腔热忱润乡土(视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娇龙)在江夏区五里界中学的校园里,夏文欣的身影总是那么忙碌而坚定。这天,她正俯身在一摞作业本前。纸页间,一行歪扭却认真的字迹让她嘴角上扬——那是尹成昊的作文,半年前还如“狂草”般的笔迹,如今已有了工整的轮廓。从江夏实验高中的高三讲台到乡村中学的语文课堂,这位执教29年的教师,用一册《记念刘和珍君》的教案、几沓剪贴整齐的导学案,在乡土深处续写着她的教育长诗。

初到五里界中学,夏文欣面对的是一群“凭兴致学习”的孩子。作文本上潦草的字迹、课堂上飘忽的眼神,让她意识到:比知识更迫切的,是重塑学习习惯。

她给每个学生发了练字本,要求“每天半页,横平竖直”。尹成昊的作业本总是垫底交来,字迹如“风吹乱麻”。夏文欣却在他的本子上画了颗星星:“你的‘捺’比上周稳多了。”三个月后,当这个理科尖子生捧回“语文进步奖”时,全班惊呼——他的作文分数竟提高 了20分。

更隐秘的变革藏在课堂里。她把《记念刘和珍君》拆成六个任务,让学生分组攻克。晨读时,组长带着组员背诵;晚自习,他们互相批改默写本。夏文欣的办公桌抽屉里,藏着一沓“组长日志”——有人记录“组员今天主动问了三个问题”,有人画了张“组员进步曲线图”。

支教并非总是诗行。当月考成绩迟迟不见起色,夏文欣也会在操场角落踱步。某个阴雨绵绵的午后,她抱着一叠未批完的试卷走进教室,却见黑板上画着一颗巨大的爱心,下面歪歪扭扭写着:“夏老师,我们正在升级系统!”

支教进入尾声,夏文欣的日程愈发紧凑:她忙着整理《乡村中学语文教学策略集》,准备传给年轻教师;给每个学生写了成长档案,记录从“字如蛛网”到“文有章法”的蜕变。她忽然想起自己29年前的第一堂课,恍然惊觉:教育从来不是单程的奉献,而是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的旅程。【责任编辑:黄培】

上一篇: 陕西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 规上工业增速创2021年8月以来新高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