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鸡腿”是公众对“敬业精神”的集体致敬

潇湘晨报11月4日报道,近日,合肥火车站一名保洁人员细致擦拭候车室座椅的画面,在网络爆火。画面中保洁人员或蹲坐或俯身,仔细擦拭候车座椅,连缝隙都未遗漏。网友纷纷要求车站为其“加鸡腿”:“自己在家打扫卫生都没这么认真”。

保洁员这一看似平凡的举动,擦亮的不仅是座椅,更是一张亮眼的“城市名片”,赢得网友喊出“加鸡腿”的盛赞,是公众对平凡劳动者敬业精神的致敬。当平凡劳动者红遍千行百业,我们看到是社会价值观的悄然转变:最动人的史诗往往诞生于最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劳动者最伟大”。

这个画面走红的背后,既是保洁员对职业标准的极致追求,更是公众对“细节价值”和“敬业精神”的集体觉醒。当快递员因暴雨中保护包裹获奖,当餐厅服务员记住每位客人的口味被报道,社会开始用“敬业”重新丈量价值。这种转变让保洁员、维修工、外卖骑手等群体获得前所未有的尊严,也让每个岗位成为城市文明的奠基石。千百万平凡劳动者以无数个“精彩瞬间”体现着“细节价值”,他们以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职业精神的伟大,托举起最为耀眼的城市文明。

真正的职业尊严,不在于岗位的光鲜,而在于对每一件小事的专注。合肥火车站保洁人员的行为,将“无灰尘、无污渍”的抽象要求,转化为对每一处边角的精准打磨。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源自对岗位的敬畏。保洁员擦拭的不仅是座椅,更是城市形象的窗口,是旅客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我们欣喜地看到,快递员风雨无阻的奔波,让“分钟级配送”成为可能;社区网格员走街串巷的脚步,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稍。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推动着社会巨轮平稳前行。当我们在高铁站享受整洁环境时,在深夜收到外卖时,在社区解决急难愁盼时,实则都在触摸着平凡劳动创造的实在价值。对劳动者的礼赞,不仅仅是公众喊出“加鸡腿”,更需要社会的行动表达。

从企业设立“工匠津贴”到社区发起“为劳动者亮灯”活动,从媒体开设“基层面孔”专栏到网络流行“加鸡腿”的暖心梗,政府、企业、社会正在构建全方位多维度的致敬体系。这些实践传递着清晰信号:劳动尊严不仅体现在薪酬数字,更在于职业认同感的培育。当合肥火车站将保洁员擦拭座椅的视频设为员工培训教材,当网友自发发起“寻找最美劳动者”话题,平凡岗位的光芒正在被新的时代重新擦亮。

真诚劳动永远值得尊重,细节服务永远打动人心。“加鸡腿”的喊声,既是对劳动者物质回报的期待,更是对其精神价值的肯定。物质奖励与精神认同的结合,让劳动者感受到“被需要”的尊严,也激发了更多人对职业的敬畏。

新时代新征程,那些曾被忽视的细节正焕发新彩,并高频度地“被看见”。当每个平凡岗位都获得应有的尊重与掌声,当“劳动最光荣”从标语转化为可感知的温度,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候车厅的整洁座椅,更是一个尊重劳动、崇尚奉献的文明社会。(文/王同文 许华凌)

责任编辑:吴晓慧

上一篇: 不说热梗就“失语”,此“病”得治!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