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应对打破尴尬,是青春期尊重教育的最佳范本-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

9月17日,河南周口,七年级班主任庞老师晚自习前发现,一名女生掉落了一个未使用的卫生巾被男生踩踏起哄。她当即暂停课程,用一堂“特别班会”科普月经知识、呼吁尊重隐私:“卫生巾不是笑话,是成长的正常用品!”面对刚升初一的懵懂学生,庞老师说:“老师有责任引导孩子们理解和尊重女性。”

在校园生活的日常里,总有一些意外的瞬间。课堂上,一片卫生巾意外掉落,短暂的寂静后,男生们发出“恶心”的惊呼、用脚踩踏起哄等,这背后,隐藏着对性别差异的不理解、对他人隐私的漠视、对基本尊重概念的模糊。就在女生满脸通红、手足无措的瞬间,老师没有回避或呵斥,平静地捡起卫生巾,用纸巾包裹后放入垃圾桶,以课堂上的“小意外”为教育契机,顺势开启了一堂关于身体与尊重的“及时课”,讲生理知识,用专业应对打破尴尬,是青春期尊重教育的最佳范本。

青春期懵懂让生理用品沦为调侃对象,也暴露了性教育的短板。青春期的敏感与困惑从不可怕,可怕的是教育的缺位与回避。这堂“及时课”的珍贵,在于它精准踩中了青春期尊重教育的核心:不回避敏感,不回避问题,用理性与共情消解误解。当教育者能以坦然的态度直面“敏感话题”,以及时的引导化解“无知冒犯”,尊重的种子便会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这才是青春期教育最该有的模样。

一堂课的双重力量,阻断不良氛围,破除生理神秘。长期以来,“月经”等生理话题在公共语境中的“隐秘化”,让不少青少年将其视为“羞耻”“可笑”的谈资,这种误解往往化作不经意的调侃,刺痛他人却不自知。青春期的孩子对性别差异充满好奇,却也常因认知匮乏而无意间伤害他人。老师应对班里卫生巾掉落引哄笑:“这不是一个好笑的事情,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要尊重女性。” 真正高明的教育,从不是“快刀斩乱麻”式制止、默不作声任由尴尬蔓延、等风暴平息后的说教,而是在风浪正起时的精准引导,及时掐灭不良氛围的蔓延,又温柔拨开了生理认知的迷雾。

弯腰与开讲,用教育温柔改写“意外”的青春注脚。一场因卫生巾掉落发生的“意外”,打破了课堂的平静,教师的一个弯腰,拾起的不仅是掉落的物品,更是一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从“哄笑”到“开讲”,“教科书级”的青春期教育,是尊重女性的生动诠释。真正的青春期尊重教育,从来不是追求“完美课堂”的表演,而是应对“真实场景”的智慧。一片掉落的卫生巾、一句无心的调侃、一次尴尬的沉默,这些看似微小的瞬间,都是植入尊重理念的最佳契机。当哄笑声在课堂上响起时,老师的“顺势开课”,本质上是用科学的讲解弥补学生的知识盲区,用温柔的态度传递善意,把可能造成伤害的“尴尬瞬间”转化为传递价值观的“黄金契机”。真实场景里的“尊重课”,比百遍说教更有力量,也能让“尊重”真正直抵人心。

青春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的正确引导尤为重要。这堂哄笑声中的“及时课”,是兼顾传授知识与培养品格的鲜活例证,让被起哄的女生懂了 “无需羞耻”,收获了直面他人目光的勇气,让参与哄笑的男生学会了尊重,也给所有教育者提供了范本:善于捕捉传递温暖与价值的契机,让教育更好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心灵。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上一篇: 济南关节外科医院实施全程快速康复,助力骨关节疾病患者快舒康复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