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闪光的”你】社区服务“老黄牛” 居民身边“暖心人”——记徐家楼街道灵芝社区网格长杨雷涛

编者按:在徐家楼街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于楼道街巷之间,用脚步丈量民情;他们用双手传递着温暖,以真诚化解矛盾;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却如点点星火照亮村社区每个角落。为充分展现他们默默奉献、为民解忧的良好风貌,徐家楼街道现推出“发现‘闪光的’你”专栏,通过图文记录他们的日常,在字里行间遇见那些被汗水浸润的微笑、被时光镌刻的坚守。今天,让大家一同走进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灵芝社区,将镜头对准被居民称为社区“老黄牛”和“暖心人”的网格长杨雷涛,聆听他平凡工作中蕴藏的温暖与力量。

鲁网9月11日讯杨雷涛是灵芝社区网格长。自扎根社区以来,他始终秉持“技术服务民生、行动温暖邻里”的初心,凭借一手维修本领和满腔热忱,从居民口中的“杨师傅”,渐渐成为社区随叫随到的“技术后盾”和邻里信赖的“暖心伙伴”。

“全能手”的“百宝箱”,在服务中赢得称赞

杨雷涛的工具包总是装得满满当当,螺丝刀、扳手、绝缘胶带、水管配件……这些“老伙计”伴随他走遍了社区的每一栋楼。他主动将联系方式公布在各单元公告栏,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每当社区居民遇到问题,无论是电路短路还是水管漏水,他总是第一时间响应,甚至放弃休息上门维修。

有一次,一位独居老人发现家中水费异常增多,杨雷涛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仔细排查并成功找到漏水点,还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帮助老人减少损失。居民们纷纷称赞:“杨雷涛的手就像有魔法,坏的东西到他手里都能‘活’过来。”

“暖心人”的“牵挂簿”,从名单中践行温暖

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和生活不便的居民,是杨雷涛始终牵挂的对象。他心中自有一本“特殊群体帮扶清单”,不定期上门走访,帮助老人检查家电,教他们更换灯泡,甚至耐心指导使用智能手机。独居的刘奶奶不会用手机缴水电费,杨雷涛不仅手把手地教,还贴心设置缴费提醒。

6号楼的韦爷爷家电闸频繁跳闸,他得知后立刻上门检修,更换损坏设备,让老人终于能安心用电。“以后晚上不用打手电做饭了”,韦爷爷开心地说。这些细微却及时的帮助,让特殊群体真切感受到“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

“老黄牛”的“新使命”,在民生中守护深耕

在社区的民生工程账本里,电力扩容改造与燃气管道更新是两件“要紧事”,前者关系着1954户居民夏季用电安全,后者维系着千家万户的“烟火气”平安。当这两项工程启动时,身为网格长的杨雷涛不断穿梭在弥漫的工地扬尘中、忙碌于错峰停电的深夜里,他既是工程进度的“盯靠员”,更是居民关切的“传声筒”。电力改造需连续破路铺缆,他蹲在沟渠边协调施工方将“全楼断电”改为“分单元错峰”。

为最大限度减少不便,他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线上通过社区微信群、公告栏精准推送停电时段提醒,线下逐栋走访张贴提示单,耐心解释施工安排,用“钉钉子精神”把民生工程的每处细节都钉实钉牢。

从一把工具到一份责任,杨雷涛用沾满油污的双手托起了社区的烟火气。那些被他修好的电器、疏通的管道、教会使用的手机,不仅是解决居民实际困难的“小确幸”,更是基层治理中“把服务做到心坎上”的生动体现。正如他所相信的:“社区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把每件小事做好,就是最大的民生。”(通讯员 田莉)

责任编辑:单虎

上一篇: 转移避险1.68万人 河南省全力做好本轮强降雨天气防范应对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