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据显示,贵阳14至35岁青年人口达239.55万,占比37.49%,较2021年新增10.57万人。年轻的身影奔忙穿梭于街巷,他们的步履,正是城市最蓬勃的心跳。今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推出“在城市中奔跑的年轻人”系列报道,将镜头与笔触对准这群城市里的奔涌后浪,描摹时代浪潮下年轻一代的奋斗图景。本期关注网络带货主播。
[工作节奏]3至5天推出一期短视频
[隐藏技能]让贵州农特产品火爆“出圈”
[城市贡献] 2年售出26万余斤农特产品
“Welcome to my live streaming room!宝子们,今天给大家准备了石阡的‘阳光果’黄桃,口感清甜脆爽,这一款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Get on the cart,上链接!”8月7日下午,铜仁市石阡县本庄镇狮柳村,随着贵州三农主播“球球很笃定”的线上“吆喝”,微信视频号直播间内,粉丝纷纷抢购,60件刚上架的黄桃,不到一分钟就被清空……
“球球很笃定”本名温冠球,在抖音平台上已有近43万粉丝。“天菩萨”“贵hin呀”“Get on the cart”——这些充满贵州特色的口头禅和幽默表达,是他的标志性符号。
从8月初来到石阡,5天时间里,球球和团队已经在多个村开展十余场助农直播,帮助当地群众售卖黄桃、李子等水果,效果显著。

球球正在直播推介石阡黄桃
在做新媒体博主之前,球球曾是一名房地产销售。2021年,他被迫转行,开始尝试新媒体。辞职后,他开始“贴钱打工”,跟着一个拍摄团队,策划、拍摄、剪辑,不停地锻炼,逐渐提升视频制作能力。
2023年,球球开始在抖音售卖家乡的腊肉、土豆片、牛肉等产品,但因粉丝量不高,销量有限。

球球(右一)与果农合影(受访者 供图)
“健身、篮球、走颜值路线等多个赛道我都试过,但都没激起什么水花。最低沉时,整晚失眠,掉头发。”直到去年2月,球球发布了一条贵州方言与英文结合的腊肉推销视频,没想到这一发,命运的齿轮便开始转动。当晚,该视频就收到几百个赞,数千浏览量,他一条条回复网友的评论,也坚定了信心。
“笃定做好一件事,不管能不能成功,只要一直做下去,就一定会有结果。不论结果好与坏,都是有意义。”球球表示,正如他的网名“球球很笃定”一样,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笃定前行,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球球在地里捡土豆(受访者 供图)
“苞谷”“洋芋”“地萝卜”“素瓜豆”……近两年来,球球以“土燃结合”的方式,穿上销售服,用英语、韩语、粤语、贵州方言等元素,结合专业、反差、搞笑等风格,火速“圈粉”的同时,让贵州农特产品火爆“出圈”。
“贵州优质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其他城市有需求的朋友买不到,需要靠直播平台来打通销路。”短视频火了,球球开始直播售卖贵州三农产品。
去年夏天,球球正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六马镇卖蜂糖李,罗甸县一位果农在基地找到他,希望他能帮忙销售满山的橙子。“到了那里我才发现,许多水果和农作物烂在树上、地里,谁看了都心疼!”于是在罗甸县供销合作社的协调下,球球和团队便安排了一场纯公益不讲提成的直播,帮助当地销售橙子。

球球在直播带货贵州刺梨(受访者 供图)
“能帮到果农,那种感觉比自己赚到钱还高兴。”自那以后,球球和他的团队就把整个贵州当成工作场所,帮农民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已走过50余个区县,帮助售出枇杷、玉米、结桃、黄桃、蜂糖李、血橙等共26万余斤三农产品。
从寂寂无名到“爆红”,球球认为:“当前短视频行业很卷,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我们要做自己有趣的灵魂。要吸引粉丝,内容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用有趣的方式展现自己有趣的灵魂。”
目前,球球每隔3至5天就会出一期短视频,每隔十几期视频就会尝试转变风格。在每天坚持学习英语、韩语的同时,他也会去观看其他爆火的短视频,并结合自己的特色来进行创作。

球球在直播带货玉米(受访者 供图)
在新媒体时代,球球正用手机做新农具,为家乡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他说:“贵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高品质的农特产品,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了天然优势。接下来,我想通过短视频来输出贵州的文化、非遗、景点、手工艺品等,凸显这份工作的意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阳
编辑 袁航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