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可爱的人丨一身戎装 一生担当

孔启启(“金牌狙击手”)

解放军某部现役军人孔启启是贵州威宁人,非科班出身,却怀揣“西部枪王”梦想。他苦练专注力与稳定性,据枪至肌肉颤抖。入伍七年,他两次荣立三等功,获多项荣誉。2024年,在西部战区陆军狙击手比武中,他一路过关斩将,抢先命中目标,夺得冠军,实现七年梦想。如今,他站在新起点,目标是培养更多狙击尖兵,为部队输送优秀人才。

马东昇( 巷道里的“中国脊梁”)

2025年7月,贵州榕江抗洪抢险一线的一段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视频中弯腰俯身在泥泞中奋力清运淤泥的背影被誉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那名只留下背影却感动无数人的战士,是武警贵州总队某支队战士马东昇。贵州榕江抗洪抢险任务中,在一段长约25米的大角度斜坡道路上,由于作业面狭窄,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马东昇和战友们徒手将淤泥一车一车拉上陡坡,连续奋战3个昼夜,在众人合力之下,一点点清除淤泥,让受灾地区恢复原貌,帮受灾群众恢复生活。

李兴坤( 特战“全能王”)

武警部队贵州省总队某部战士,2024年7月,他被中宣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从军25载,他坚守特战最前沿,千锤百炼中锻造胜战本领、无畏生死中完成急难任务;他用精心育精兵,培养出上千名特战精锐;他3次获得国家级表彰、3次受到全军表彰,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他在一次次冲锋陷阵、铁血担当中屡立新功。

周真国(“帐篷小学”的兵校长)

1992年,从贵州安顺师范学院毕业入伍的战士周真国被某边防团委派接任云南省麻栗坡县“帐篷小学”校长,成为“帐篷小学”第8任、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兵校长”。历经17个春秋,用帐篷当教室,用炮弹箱、子弹箱作桌凳,将“帐篷小学”从两个年级21人发展成6个年级120余人,教学质量连年在当地名列前茅。其事迹被拍成纪录片《士兵校长》和电视连续剧《我的帐篷小学》。

杨进勇(一个人的冲锋舟)

榕江洪水淹没通讯时,民兵杨进勇搏命泅渡600米取回全县唯一的冲锋舟,单日救出30余名被困群众。洪水退后,他带领党员突击队清淤20天,每日睡眠不足3小时,暴瘦10余斤,打通4条主街、6条巷道。他说“清淤抓紧一分钟,重建就多抢一分钟!”

邱骏杰(夜色里的生死救援)

2024年12月29日晚11时30分,回家休假的现役军人邱骏杰,偶遇在毕节市金沙县岚头镇发生的一起车祸事故,他听到撞击声后发现河边煤矿路段轿车与货车相撞,轿车翻入沟中,5人被困。他迅速跑到车旁,安抚被困者,喊人求助并尝试开车门。众人合力救出被困者,其中一人腿部重伤,他脱下衬衣为其止血。待救护车赶到,协助将伤者送医后悄然离开。

王应学(扬威世界的“高原兵王”)

王应学出身军人世家,自幼立志戍边。他5次为国出征国际军事比赛,2016年获第二名,2022年担任多职,取得综合团体第三、五个单项第一,还创两个赛会新纪录。2023年,在极具挑战的军事登山比赛中,他和队友顶着暴风雪,克服滑雪项目劣势,逆转夺冠。入伍10年,他斩获多项荣誉,从农家少年成长为“高原兵王”。2024年1月,他被西藏军区表彰为“固边稳藏标兵”。如今身为军官的他,正致力于培育更多优秀战士。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程星 陈景雄 汪韵

设计制作 蒋孟娇

通讯员李锡敏 刘兴国

一审 何永利

二审 田洋

三审 孙晓蓉

上一篇: 一把剪刀下的履职温度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