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铸警魂丨社区民警郭国彬:用心理学“钥匙”打开“心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晓鹏 通讯员 林宁宁 吴昊

“感谢你!前几天,我还接到了孙女的电话!”7月25日,在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演礼社区一间民房内,88岁的姜老太握着惜福镇派出所社区民警郭国彬的手不断致谢。再过一个月,姜老太的孙女小萍就要回老家看望她。据悉,小萍之前已经14年未和家人联系。这次祖孙团聚背后,是两地警方联手共同修复了一段离散的亲情。

民警修复离散14年的亲情

7月25日上午,演礼社区里,青岛市公安局城阳分局惜福镇派出所社区民警郭国彬带领辅警,顶着烈日开始走访。演礼社区是一个620多户、1900多名常住人口的社区。除了当地居民,还有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在社区。近期天气炎热,郭国彬每次走访时,都要去探望几名老年人,叮嘱他们注意防暑降温,并且科普一下近期的各类电诈骗局,让他们提高警惕,避免上当。

上午10时许,老郭来到88岁的社区居民姜老太家中。一见到郭国彬,老人立刻拉住他的手。“虽然看不大清,但我认得你这身衣服。”姜老太和郭国彬坐在炕头聊起家常。“要不是你们,我这孙女哪能找回来,我这儿子哪能见到闺女。”提到郭国彬,老人的眼眶湿润了。

郭国彬和姜老太的缘分,要从2024年8月说起。郭国彬认为,要做好群众工作,最重要的是沟通。“如果能通过沟通交流,提前把矛盾化解,隐患就没了。”郭国彬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并在演礼社区警务室设立“开放聊天日”,鼓励居民们来聊聊天。

2024年8月7日的“开放聊天日”,姜老太拿着孙女小萍的照片走进警务室,还没说话就流下眼泪。老郭一番安慰后,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小萍自幼丧母,父亲一直在外工作,小萍是她一手带大的。2010年左右,小萍不辞而别,没再回过家,也没和她联系。小萍的家人曾经四处寻找,一直没有结果。如今,老人年事已高,小萍的父亲也身患绝症,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再见一面小萍。

打开“心锁”,一家人泪流满面

郭国彬通过社区走访,得知小萍年轻时因为谈恋爱被家人反对,选择离家出走。据悉,小萍离家出走前,曾和一名在青岛务工的外地男子恋爱。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得知,小萍跟男子回了老家,在当地有了稳定的工作,婚后育有一儿一女。

小萍在电话中明确表示,从前的事她已不愿再提,随后挂断了电话。郭国彬随后多次拨打,电话均被拒接。老郭从心理学角度做分析复盘:小萍有了两个孩子,告别了曾经情绪不稳定的年纪,不愿面对曾经尘封的往事。郭国彬相信,血浓于水,亲情会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阻碍。

之后,郭国彬隔三差五就发去短信问候,趁机开导。随后,郭国彬又动员小萍的叔叔和姑姑与她联系。去年10月初,郭国彬尝试添加小萍的微信,竟然通过了。老郭认为这是个转机,立刻用手机拍摄了她家新房的样子,并将姜老太的视频发过去。不久后,郭国彬将小萍父亲卧病在床的模样发给了她。

“她和我说,已经买好了票,会马上回来。”郭国彬感叹,2024年底,小萍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青岛。一家人团聚后泪流满面,不久后,全家人将一面锦旗送给郭国彬,感谢他打开了全家人的“心锁”。

自学心理学,“心晴行动”成效斐然

郭国彬自部队转业至城阳公安分局后,历任多个工作岗位,2013年,他自学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2018年成为惜福镇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他发现社区工作许多时候是做群众工作,做群众工作最重要的是沟通,而沟通就要走进对方的心里面,许许多多的问题和隐患都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破解和预防。郭国彬把学习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社区警务工作中:他提出打造“幸福社区”的设想,积极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由他提出和推行的“心晴行动”,针对“家庭教育”“婚姻课堂”“家国情怀”“校园欺凌”“防骗防诈”等需求,在企业、社区、校园开展了上百期讲座,就认知合理、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等方面与大家进行探讨与学习,点亮了大家的心灯。

为更好地掌握社情民意、服务社区,减少案件尤其是电诈案件的发生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老郭把“心晴行动”从心理学科普不断扩展到“心治”和“心防”上,谈心结、去心病。在老郭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辖区百姓的大事小事、家长里短。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结合情、法、理多角度沟通谈判,成功化解了曾发生肢体冲突、积怨有十多年之久的邻里纠纷;一次次努力让辖区的老上访户放弃了四处上访的执着;成功预防和登门劝解,避免了多起电诈案件发生……老郭就这样通过把问题请进来到走下去发现新问题,努力将问题解决安抚在基层,把萌芽苗头消灭在基层。

老郭深知警察前面的“人民”二字重若千斤,这位爱聊天、爱管事的民警操着一口东北腔,无论上班还是休息时间他都喜欢待在社区,“社区民警的工作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能在最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也是我们的荣幸。”郭国彬说。相信他的“心防”之路行而不辍,必定未来可期!

上一篇: 这波操作太暖心!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开展“夏日清凉大作战”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