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交流周|第十一届东盟及中日韩大学文化与艺术联盟年会举行

7月26日,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第十一届东盟及中日韩大学文化与艺术联盟年会在贵阳举行,会议由东盟大学联盟主办,贵州大学承办,贵州大学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协办,来自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越南、文莱等国的文化艺术界嘉宾出席,东盟大学联盟的代表以及国内多所院校的专家学者代表参加。

本届年会以“创造X:交流、探索、超越”为主题,立意深远,充满时代感。“X”代表着未知、创新、融合与无限可能,召唤着大家在文化多样性与艺术创新的广阔天地里,加强交流,深化理解;勇于探索,突破边界;追求超越,共创未来。

年会现场

“本届年会主题不仅契合了当今世界文明互鉴、开放包容的时代潮流,更精准把握了大学在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促进民心相通中的核心使命。”贵州大学副校长王锦荣在年会开幕式上介绍,本届年会围绕“AI背景下艺术教育模式”“东盟及中日韩文化艺术融合路径”“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互鉴”“数字文明与艺术新形态”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将举行对话研究论坛、政策研究论坛以及实地考察,旨在汇聚参加年会专家学者、与会代表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探索在科技迅猛发展、文明深度交融的新时代,文化艺术教育如何守正创新,如何赋能青年,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年会现场

“本届年会以‘创造X:交流、探索、超越’为主题,抓住了我们共同目标的本质,同时也代表了当大家的思想融合时,当传统的界限消失时,当创新需要时,就会出现无限的可能性。”东盟大学文化与艺术联盟主席格洛丽菲·萨莫迪奥(Glorife Samodio)在年会开幕式上表示,无论是参加年会的演讲者还是作为听众,大家的观点和问题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据悉,贵州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院校,先后在美国普莱斯比学院设立汉语教学中心、非洲冈比亚大学及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设立孔子学院,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泰国高校合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与45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205所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拥有国家级“111”引智基地2个、科技部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在校留学生近千人,分别来自69个国家,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及汉语进修生。此外,学校在包括东盟大学联盟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学校连续18年主、承、协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丹

实习生 骆威

编辑 袁航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李玲

上一篇: 从欢呼到致敬!榕江群众感恩救援队 乡亲们以最高礼仪相迎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