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稍稍回溯历史,我们就不难知道,传统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变化的整体全程,曾有过数次,引起社会心理与文化发展巨大变动的重要思想性突破。”7月26日,在第二届阳明心学论坛上,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阳明学堂顾问张新民以“思想的突破: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荣誉院长、阳明学堂顾问张新民
张新民表示,阳明心学是对官学化的程朱理学的重大思想性突破,表现出儒学内部自我反思和积极改革的时代新精神,为每一主体的独立个人反身自求道德实践的本体论依据确立了基本的准则,从此开辟了体用一源的“良知”与“致良知”本体实践学的社会发展新方向,另一方面,阳明所倡导的本体论的“良知”无人不具,只要反身内观深省即必有自得,能够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广泛普遍地接受。
“阳明心学有效突破程朱理学后,影响绝不限于大传统学术致思取向一端,更重要的是还引发了社会文化心理的整体变动,包括可归属于小传统的民众习俗。”张新民说,概括地讲,阳明心学以“觉民行道”为标识的思想突破,非惟重构了社会思想与文化观念,更深植于日常生活肌理之中,化为晚明社会转型之核心推力,影响不可谓不深刻。

“哲学史家往往将精力聚焦于心学自身思想脉络变化的梳理,文学史研究者则将兴趣投入心学与文学创作活动的关联性分析,艺术史家则将心力注入心学史与艺术家个体创作互动关系的探讨上,阳明心学依然留下了可以补白的学术探讨空间,需要更多的年轻学者来加以丰富和完善。”张新民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姜雨熙 赵相康 明雪
摄影/刘青
编辑 杨羽
二审 李劼
三审 陈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