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6日,贵州村超球赛即将在洪灾后首次回归。这个日子,牵动着每一个榕江人的心。
“我是辽宁人,2023年因为村超来到这里,就再也没离开。”榕江县男子A40组球员殷一,这位曾经的职业球员这样介绍自己。20岁告别职业足球的他,在2023年与村超相遇时,连踢球的鞋都是向别人借的。

殷一
三年过去,他不仅成为足球教练、新榕江人,更将作为榕江代表队成员参加8月的黔东南州第十一届运动会。
最令人动容的,是7月初送别救援队伍时,站在人群后方默默敬礼的殷一。这位退伍老兵在榕江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归来:“6月回家看到灾情就赶回来了。”洪水退后,他又投身球场重建,“前几天搬运颗粒一直干到凌晨四点。”在他心中,村超代表着民间足球的最高水准,也点燃了他对绿茵场的热情。

站在人群后敬礼致敬救援队的殷一
“现在,我们就是不能没有村超。”这句话道出了所有村超球员的心声。
被洪水肆虐后的球场触目惊心:电子屏上清晰标注着最高水位线,草坪与淤泥混作一团,看台座椅支离破碎。“看了真的很心痛,这里承载着我们太多美好回忆。”杨玉祥、伍春明、杨亚江、杨立辉这些既是球员又是榕江人的汉子们,在灾难面前各尽所能——有人划着家中备用的木排救助邻居;杨亚江带领车民小学的孩子们安全转移;更多人则在灾后自发组织清淤重建。

2025年6月25日拍摄被洪水淹没后的“村超”足球场。(李长华 摄)
“当时肯定害怕,但看到需要帮助的人还是会冲出去。”伍春明回忆道,当各地救援队陆续抵达时,他们看到了希望。
如今,洪水早已退去。重新亮起的球场灯光下,新铺的草坪泛着生机,周边商户正为恢复营业忙碌着。

正在安装村超闸机口
球员们难掩激动:“比赛要恢复了!”“一踏上球场就兴奋不已!”“就像涅槃重生!”这些朴实的话语里,都是他们对村超球场的挂念与对村超的热爱。
在榕江重建的过程中,男子A40组的球员们已开始备战。白天,他们是挖机师傅、教师、鱼贩、肉铺老板;夜晚,他们统一变身为绿茵场上的追梦者。

从左至右,分别是村超球员杨玉祥,伍春明,杨亚江,杨立辉
“我们来自各行各业,在足球里找到同样的快乐。”作为村超发起人之一,杨亚江还组建一支“老男孩”足球队,已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六十余人,“年纪大了照样能踢球”——他们立下了“踢到70岁”的共同目标。
车江一村的球员杨立辉在洪水来袭那天正在准备比赛,“那场推迟的球赛,我们要踢得更用力!以前我们踢球哪有人看,现在踢球,人山人海。”他坚定地说,踢球,就是要在村超球场踢!

夕阳西下,晚霞为重建后的村超球场披上金纱。居民们三三两两来这里散步,她们大声地说,“26号那天我们就在家看直播,把现场位置留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份质朴的热情,也是村超最动人的底色。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周雅萌 赵哲铭 王华
编辑 何涛
二审 杨韬
三审 陈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