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孟霏 通讯员 姜丽
为救同一人,半年内他两度捐献“生命火种”!威海医生邹积建成全市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威海市第123例、环翠区第16例;威海市第132例、环翠区第18例——这串记录生命接力的数字,都铭刻着同一个名字:邹积建。
7月21日,威海卫人民医院普外一科副主任邹积建在山东省立医院顺利完成第二次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威海市首位实现二次捐献的志愿者。此时,距离他今年1月的首次捐献仅过去半年。这位“热血英雄”以无私大爱,再次为同一名患者点燃了生命的希望。

紧急呼唤刻不容缓,再续生命火种
7月21日,邹积建在山东省立医院血细胞分离室,平静而坚定地完成了第二次造血干细胞采集。距离他今年1月伸出援手,仅仅过去半年。
尤为珍贵的是,他两次捐献的对象,是同一名病情出现反复的患者。当接到红十字会“患者急需二次移植”的紧急召唤,面对全省仅有6例的二次捐献记录和如此短暂的间隔期,邹积建的回答斩钉截铁:“患者如今的血型和基因与我完全一致,我几乎是唯一的希望。拒绝,我过不了心里这道坎。”他深知,自己此刻的决定,就是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无可替代专业价值,诠释大爱无疆
邹积建的二次捐献,承载着无可替代的专业价值。
使用同一供体进行二次移植,能显著省去重新寻找配型和复杂流程,大幅缩短救治时间窗口、降低医疗负担、减少排异风险,为危在旦夕的患者抢下最宝贵的生机。
尽管动员剂带来身体的不适反应,邹积建目光坚定:“想到患者承受着更大的痛苦,这点不适不算什么。”历时4个多小时的采集,240毫升珍贵的“生命种子”成功提取。支撑他义无反顾前行的,是家人的深切理解,以及单位和同事在后方默默分担工作、提供的最坚实保障。
作为一名奋战临床一线20余载的医生,“救死扶伤”的信念早已融入血脉。他比常人更痛彻生命的脆弱与无价,更深知每一次救治承载的千钧之重。
他将此次捐献视为手术台之外,以另一种方式履行神圣天职:“配型成功是难得的缘分,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却能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轨迹,这无比值得。”

卫健楷模,彰显仁心本色
十五载志愿初心,半年内两度挺身。邹积建医生从2009年加入中华骨髓库,到2024年连续两次为同一生命捐献“火种”,其善举不仅书写了个人无私奉献的感人篇章,更诠释了卫生健康战线医者的崇高精神内核。
他身体力行地昭示:医者的仁心仁术,不仅闪耀于诊室与无影灯下,更时刻准备延伸至任何守护生命的战场。在邹积建身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得到了最生动、最具体的展现。
他的选择与担当,正是千千万万坚守岗位、心怀人民的环翠卫健工作者的真实缩影。他们以血肉之躯和赤子之心,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最牢不可破的防线,无愧于“健康守门人”的光荣称号。邹积建的事迹,是环翠卫健系统的荣光,更是激励全区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健康事业矢志奋斗的榜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