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至19日,中韩易学学术会议与易学圣地联盟揭牌仪式在山东曲阜顺利举办。活动由曲阜师范大学、韩国茶山学术文化财团及韩国周易学会共同主办,曲阜师范大学东亚易学研究中心、孔子文化研究院、洙泗书院等单位承办,吸引了中韩两国130余位易学研究专家与高校学者参与。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百余篇,内容涵盖中韩易学文本、文献与思想研究,体现了研究的主体性、根源性、国际性与前沿性特征。与会学者围绕中韩易学交流互鉴主题,就东亚易学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开幕式上,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邢光在欢迎辞中回顾了孔子在曲阜研习《易》学的历史,强调了中国易学在东亚易学体系中的根源性地位。他指出,本次会议对提升中韩易学研究水平、构建研究共同体及促进学术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期间,由伏羲画卦、文王演《易》、孔子系《易》相关地点的八家单位共同发起的“易学圣地联盟”正式成立。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谢金良与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刘震为联盟揭牌。联盟主席刘彬教授指出,天水、汤阴、曲阜作为“古典易学”核心圣地,联盟将整合资源,推动古典易学研究体系化发展。

本次会议以“中韩易学交流互鉴”为主线,设置主旨发言与分组讨论环节。讨论内容涉及文献整理、思想阐释、跨文化比较及现代应用等多个维度。中韩学者通过跨代际对话,重新评估了两国易学的学术价值,为易学研究的创新转化提供思路。
中国易学文化研究者、应用者杨顺帆表示:曲阜作为孔子系《易》的圣地,与韩国茶山易学“经世致用”的传统形成深刻共鸣。成立易学圣地联盟,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联结,更是《周易》“同归而殊途”精神的体现。并建议通过联合编纂《东亚易学图录》、共建数字化易学资源库等方式,推动两国学术资源的深度共享。
据悉,杨顺帆是中国易学文化的研究者、应用者与传播者,长期深耕于周易哲学研究、易学与现代管理融合、易学数理分析以及易学文化传播等领域。2017年,他因在易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入选中华传统文化奇才访谈录《中国奇才访谈录》,其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为易学现代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图书与书法捐赠仪式。韩国茶山学术文化财团理事长丁淳佑捐赠《与犹堂全书》37册,曲阜师范大学东亚易学研究中心回赠《易图文献选辑》第1辑50册。此外,台湾师范大学赖贵三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刘守安教授等捐赠个人著作及书法作品,丰富了学术交流的文化内涵。
此次活动不仅为中韩易学界搭建了高水平对话平台,也为东亚易学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与会学者普遍认为,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东亚易学研究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协同”,有望在文明对话、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等领域激发新的理论活力。
责任编辑:李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