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清运司机李典亮:酷暑下的“城市美容师”

盛夏杭城,热浪翻涌。傍晚5点,阳光依旧如白炽灯般灼烤着大地。

在高银街——这个以美食和繁华闻名的商业街区,市能源集团下属环境集团的清运车司机李典亮,正熟练地操作着庞大的清运车,继续着他一天中最“火热”的“烤”验。

长达两个月的暑假给杭州带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随之而来的还有不断增长的垃圾量:7月以来,市环境集团日均清运垃圾7899吨,比6月份平均每日增加20余吨垃圾。在游人如织的高银街,这样的情况更加严峻。

记者在上城区清波街道的新宫桥垃圾清运集置点见到李典亮时,他的灰色工装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这个集置点就在高银街的尽头……你看这人山人海的游客,大家手里的食品袋和包装纸扔掉后被运到这里,仅这一个点位一天就要清运70多桶、近5吨的垃圾。”

烈日之下,集置点上已经摆放了20多个垃圾桶,但周边的商户还在陆续将满载的垃圾桶运送过来。垃圾在高温中发酵,异味也加倍蒸腾,“天凉快的时候,口罩还能挡挡味;现在这天气,戴着太闷了透不过气,干脆不带了,臭就臭点。”李典亮抹了一把额头上滚落的汗珠,声音有些沙哑,手上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歇,挂钩、倾倒、复位,一气呵成。

虽然是一位年轻的“90后”,但在这份与高温、异味为伴的工作岗位上,李典亮已经坚守了8年。每天早晨8点半,他都会驾驶着清洁直运车从天子岭出发,第一站前往湖滨商圈,清运沿途10个点位的垃圾,随后将满满一车垃圾运往之江分类减量综合体。中午11点半到12点是李典亮的午休时间,他在综合体内吃完午饭后稍作休息,又马不停蹄地继续开展作业。“湖滨商圈的垃圾桶大多集置在商场地下室;河坊街这边的商业街寸土寸金,建得又早,很多垃圾桶只能放在场地上,像这样炎热的天气,如果不能及时清运,肯定会对环境带来影响的,必须抓紧处理。”李典亮说。

结束一天的作业,回到家里,“身上都腌出了味”。虽然工作辛苦,但李典亮并非只感受到酷热。他的驾驶室里,常能看到几瓶矿泉水或饮料整齐地码放着。“这都是好心人送来的高温慰问品。”李典亮憨厚地笑了笑说,还有高银街的商户们,每天推着满载的垃圾桶出来倾倒时,若是刚好看到李典亮和同事们在烈日炙烤下挥汗如雨,也会“有啥送啥”。“看他们太辛苦了,大热天的,递瓶水,解解渴,也是我们一点心意。”一位餐饮店老板如是说。这些微小的馈赠,在酷暑中为清运工人送去了一丝沁人心脾的清凉。

李典亮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垃圾清运工人“高温下的坚守”的缩影。他们的汗水,滴落在滚烫的柏油路上,也无声地浇灌着城市文明的根基。那身被汗水反复浸透又晒干的灰色工装,以及承载着市民心意的清凉饮料,让杭州的夏天,有周遭的炙热,更有直抵人心的温暖。

上一篇: 义桥是一首什么诗?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