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易雪 丁安顺 通讯员 孔勇
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本届尼山论坛的主题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在孔子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魏衍华看来,该届论坛主题里蕴含着文明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更体现出了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精髓。这一理念,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球不同文化之间彼此美好、彼此和谐、彼此成就关系紧密结合的阐释,同时聚焦当下全球现状,为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思想辩论切磋、求同存异提供了独特的“智慧资源”。

以“对话”促理解
以“交流”谋共识
“本届论坛主题取自于费孝通老先生的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前者更是后者的前提和保障。这也与尼山论坛齐聚全球各方学者共讨文明对话形式的不谋而合。”魏衍华解释说,从2010年起各方学者齐聚孔子故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举办了十届。因其多元性、包容性、规模大等特点,现已成为全球以文明对话为主题的、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论坛。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设置了“文明的起源与未来发展”“儒家文化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齐鲁文化与世界文明”“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成人之美”“文明视野下的家庭意义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发展与人类文明走向”等多项分议题。“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交流而丰富。如何让不同文化之间彼此美好、彼此和谐、彼此成就尤为重要。”在魏衍华看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是齐鲁文化的呈现,让学者们从尼山出发,从认识孔子、了解曲阜开始;更是为全球不同文化构建起一座跨越地域、时空的桥梁,连接起古典文明与现代文明及中西方文明之间的对话,让彼此在交流中相互映照、共谱新章。
“如何将儒家文化中提炼出的精髓,用现代语言进行转化和呈现至关重要。”在本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如何在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中发出基于儒家智慧的“中国声音”,魏衍华期待满满。“从古典文明到现代文明,从文化传承到文明交流,历经10届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每届不同的主题都如同一面反映世界与现实的镜子。”魏衍华说,“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我们扮演的是‘金牌店小二’的角色,更是这座文化平台的搭建者。我相信,在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会讨论出更多新的东西出来。全球说着不同语言、身着不同服饰、顶着不同肤色的学者齐聚尼山,从对话开始,从交流开始,通过交流与对话取得共识的突破,便是成功。”
做“讲清楚”的践行者
当“走出去”的传播者
而作为植根于孔子故里曲阜的国家级儒学研究与传播机构,近年来,孔子研究院依托地缘优势,汇聚顶尖儒学专家学者,围绕儒家经典文献、儒学发展史等重点学科,开展系统性、创新性研究,形成众多国际影响力学术成果;在文化交流浪潮中,孔子研究院更是多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
“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我们更是在学校、企业、社区等场所,设立孔子研究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所,并组建宣讲团,开展了百余场活动。”魏衍华介绍,为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儒家文化智慧,孔子研究院及其学者不仅要“讲清楚”其内涵价值,更要借助国际学术交流与海外传播,做儒家思想“走出去”的传播者。
《世界孔子庙研究》《世界书院研究》《曲阜儒家碑刻文献集成》等学术著作的出版,为国内学术界“补白”性成果;为打造“孔子讲堂”宣讲品牌,“大学通讲”“论语讲读”“家风家教”“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系列讲座开讲;为拓宽学术交流渠道,开展“齐鲁访学驻研计划”,吸引克罗地亚、韩国、希腊等地的汉学家来院访学驻研、联合举办或派员参加国际释奠学大会、孔子—亚里士多德论坛等国外学术活动……诸多成果的背后,是这家研究儒家思想的文化机构,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不断“勇攀高峰”的同时,让儒学研究“落地”生根的诠释。
“下一步,我们更要将中华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并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扎根于孔子故里,挖掘地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儒家文化的‘美’,而这也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最好的诠释。”魏衍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