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塔什干到杭州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从古诗词的角度来说,汉语里面的东风、南风、西风、北风分别代表一年四季中的哪个季节?”

也许,很多人在回答前,都要先埋头搜索一下记忆里的诗词库。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飞龙(Azimjon),却信心满满地娓娓道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里的东风代表春天;‘一夕南风一叶危’,南风代表夏天;‘古道西风瘦马’,描写的是秋天的光景,‘北风卷地白草折’中的‘北风’,写的当然是冬天。”

飞龙,出生于2000年,标准的“00后”,他18岁来到中国读书,目前,正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攻读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

飞龙热爱中文,认识5000多个汉字,他写的藏头诗还刊登在校报的副刊。从塔什干到杭州,他的学习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他依然不断地从阅读中收获见识和勇气。

以下是飞龙讲述的,他和中文的故事——

母亲讲的《阿凡提的故事》

为我开启了阅读天地

飞龙这个名字,是我的汉语老师邸小霞为我起的。

她说,飞龙在天,是中国的一句成语,形容一个人做事很威风。飞龙在天也是一种精神,鼓励人们追求自我,超越自我。

我的家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父亲退休前是一名公务员,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我们家里有四个孩子,我排行老三。

我从15岁开始学习中文,当时,我还没有来中国留学。

起初想学英文去英国留学。一天,我在爸爸的手机上看到一条新闻,里面说,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中文可能取代英语成为全球应用最广的语言,我想试试学中文。

2015年10月,我去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附属高中的孔子学院学中文,遇到了邸小霞老师。2017年12月,我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HSK四级),这项考试满分300分,及格线180分,我考了278分。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是很好的成绩。好多人都夸我有语言天赋,我想,这也许是受母亲的影响。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很忙碌,只有晚上,月亮升起来以后,一家人才有空一起读书。母亲经常会给我们讲《阿凡提的故事》,她会根据人物角色配音,比如,嫉恶如仇的阿凡提、贪婪的巴依老爷,还有那个假装一本正经的国库大臣,她讲故事总是绘声绘色。

从那时开始,我就热爱读书,并渐渐地,开始与书为友。

随身带着的《繁星之夜》

陪我度过了很多孤独的时刻

18岁,我来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读书,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我的祖国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我想学国际贸易专业,是希望能学以致用,在中乌合作的新篇章上多做实事。

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在乌兹别克斯坦,有很多来自中国的投资商,有好多酒店是中国人开的,还有好多火锅店等特色餐厅也是中国人开的。

离开家,在外留学,总是心有不舍。行李箱的空间有限,我随身带上一本乌兹别克斯坦作家皮里姆库尔·卡迪罗夫的作品《繁星之夜》。这部小说是乌兹别克斯坦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我非常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巴布尔从中亚到印度穿越多国土地的传奇故事,一想到他面对挫折从不气馁的勇气,总能让我在孤独的“繁星之夜”找到最亮的星。

在我们学校南门对面,有一家博库书城,我经常去书店买书,如果我的家人或者我的好朋友过生日,我比较喜欢送书当礼物。除了去书店看书,我最常去图书馆看书、借书。有时看书入迷,直到图书馆广播响起闭馆曲目,我才会收拾书包回寝室。

我喜欢读书,在这样的时光里,好像全世界只属于我一个人,集中力量读书、思考未来,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光。就是靠这样慢慢的积累,我不仅认识了5000个汉字,也想要用汉字去记录生活、表达情感。

我很喜欢杭州,特地去看了许多古人诗中写到的景点,比如苏堤、断桥、平湖秋月。有时候,我去西湖边看风景,路过断桥,就会想到《春日游湖》中描述的情景,“湖边多少游湖者,半在断桥烟雨间”,一时之间,会觉得自己也是风景中的一员。

在平湖秋月,有好看的中国房子。行至此处,会特别留意房子的窗户,“窗”字,初创时为“囱”,是象形字。

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书中写道: “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

受这篇文章的启发,我散步时,也会特别留意房子的窗户,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我也想努力当一扇“文化”的窗。

2019年,我的汉语老师邸小霞准备翻译乌兹别克斯坦著名诗人、作家、剧作家阿卜杜拉·卡迪里的重要作品《往昔》和《祭坛之蝎》。她告诉我,有些乌兹别克斯坦语的词语她看不懂,需要帮忙。我竭尽全力帮助她。现在,这两本书都已经正式出版了。我从未想到,我也能为推广乌兹别克斯坦文学做一点小小的尝试,这让我感到学有所值。

在我的影响下

我身边的朋友也喜欢学中文了

2022年4月,我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 (HSK 六级/高级) ,这是对我多年学习汉语热爱汉语的一个最好的奖励。几个月后,我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顺利毕业,通过实习、应聘,成为中国徐工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授权代理商,担任外贸经理。

初入职场,会有困惑,如何在自我成长中走向人生的下一程?我想起当时为了学汉语看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这个电视剧讲述了温州人的创业奋斗故事。

这部电视剧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意识到,世界一直在进步,唯有强人能立足。

我感觉到在现代社会,人人都对“知无涯而生有涯”有了更深的体会,如果有机会,一定要重回学校继续读书。我决定考研。我又回到了杭州。

在图书馆复习备考时,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有些甚至不知道名字,却每天坐在相邻的位置。直到考前最后一天,说了一句,大家考试加油!

2024年9月,我梦想成真,重新考回母校的国际教育学院,攻读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相比本科阶段的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学专业更宏观,更考验眼界。

我现在的阅读时间更集中也更有计划。每年我大概读二三十本书,主要分为经济类和文学类。我会把白天的时间用来阅读专业书籍,晚上或者周末则读文学作品,既充实专业知识,也保持内心的丰富和灵感。

我喜欢诗人李白。我常常遗憾,这么好的诗句没有翻译成乌兹别克语。除了古诗词,我也喜欢现代诗,尤其是那些表达内心情感的作品。我特别喜欢诗人艾青,他的作品真诚而富有力量。比如,《我爱这土地》,我曾背诵过多次。

喜欢一首诗,往往是因为它能触动我心里的某个角落。我在写诗的时候,会想着将来读给朋友或者老师听,也希望通过诗歌与更多人交流内心世界。我身边的一些国际朋友,在我的影响下,也开始学习中文、诵读古诗,甚至尝试写汉字。

最近,我还新学会了一首中文歌《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的歌词写得很美,歌里唱道:“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在读书这件事上,我也是这样想的,希望遇见更多同行者,希望有更远更明亮的旅程,希望有相信未来的勇气。

上一篇: 建成浙江省教育大数据中心、组建“数字学校”、开发“AI X”课程及教材……浙江“三步走” 推进“人工智能 教育”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