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恩即大仇,存在大恩必有大仇,世间万物有因果关系。
1.“大恩即大仇”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是表明“以牙还牙”的道理,那就是说,恩德对不善是有付费的,给与别人仁慈的行为会受到恩赐及认可并会回赠善报。
这么一来,但凡享受了他人恩惠的行为,都要想方设法回报。
正如俗话所说,报答使者的心理也要上,反之亦然。
2. 历史上也有很多例子可以佐证这一观点。
比如:
古代的成吉思汗,有振兴蒙古大陆的梦想,也有“以恩报恩,以仇报仇”的使命感。
他政治上给邻近地区加以宽容,若敌人服从,他就会发发慈悲,以免多方死伤,但一旦敌人背叛,他也会以森严的措施进行报复。
3. 现代也有很多体现“大恩即大仇”的例子,比如现今的政治世界,若有国家施以恩惠,就可以得到别国回报怀疑的信任和关注。
但若是本国在外表现出敌视或敌意的行为,外国就会马上加以强力反制,以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大恩难报不如杀之出处原文
1、"大恩难报不如杀之"出自《三国演义·诸葛亮篇》,是诸葛亮在劝阻刘禅采取果断措施的时候发出的一句非常有名的台词。
2、该台词,是诸葛亮认为大恩难报,大是大非也不堪牵引,只有斩草除根,一刀两断的意思。
3、其实这句台词,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行为准则:
当面临决定性抉择时,很多时候选择相比更灵活,不要使自己陷入困境的抉择,反而更有利。
4、《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传奇文学里的佳作,作者罗贯中有重大逻辑分析能力,它的故事深入浅出,忠勇热血,具有很强的历史及文化意义。
《三国演义·诸葛亮篇》中此句台词也被当今的许多人广泛传颂,被赋予了深远的意义。
大恩即大仇的典故
1、《大恩即大仇》这个典故出自陶渊明《论语》中的一段议论所说:
“大恩招来大仇,惟恩免不了报。
”此话的意思是暗示招致麻烦的往往是大恩,惟恩(行善)的行为都有以报应。
2、大恩即大仇的寓意之一是即使行善或施恩给他人,当对方逆来顺受,反而可能招来麻烦,比如说因此多得到对方的恩情而吸引了另一方的妒忌与不满,从而产生种种不必要的混乱。
3、大恩即大仇的另一寓意则是即使行善或施恩给他人,他们的恩情会报答给以善意的人,就像树报太阳一样。
只要善行对方肯定会报恩的,比如给邻里帮助,就会得到朋友的无私相助,从而受惠受益获得平安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