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11月7日上午,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新安晚报社(大皖新闻)联合举办的“皖美无限 记往开来——大皖进校园”分享交流活动在安徽大学举行。新安传媒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新安晚报社(大皖新闻)总编辑曹海峰率精英采编团队走进校园,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面对面交流,共叙新闻理想,共话传媒未来。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葛明驷教授致辞。王思涵 代家欣 摄
活动伊始,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葛明驷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对大皖新闻一行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葛明驷表示,当前新闻传播行业正面临多重冲击,人工智能的崛起更引发了对新闻人价值与新闻现场的深度思考。“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样带有仪式感、启迪新闻理想的活动,对同学们而言意义重大。”葛明驷勉励学子,“不一定人人都要成为名记者,但一定要成为有敏锐性、有温度、追求真理的人。”
新安传媒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新安晚报社(大皖新闻)总编辑曹海峰致辞。王思涵 代家欣 摄
“大皖新闻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曹海峰总编辑向同学们勾勒出一幅大皖新闻的精神肖像——大皖新闻是一块阵地、一群战士、一份坚守。作为安徽日报报业集团重点培育的新媒体品牌,大皖新闻坚守“内容为王”的发展路径。在这个算法推荐、流量至上的时代,优质内容依然是媒体的立身之本。面对技术革新,曹海峰坦言:“大皖新闻积极拥抱创新实践,变的是术,不变的是道;变的是形,不变的是魂。”
随后,两位资深记者登台,分享她们的新闻实战故事。时政新闻中心主任记者吴碧琦十八年深耕时政报道,她以亲身经历的重大报道为例,讲述记者如何通过坚守发掘好故事,以敏锐洞察书写时代华章。深度新闻中心副主任、主任记者朱庆玲则聚焦重大案件与民生热点,她以斩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为例,分享了如何在报道中讲好故事,传递法治温度与人文关怀。
大皖新闻进校园,师生代表与新闻人对话。王思涵 代家欣 摄
活动的思想交锋环节——“对话新闻人”圆桌访谈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当AI能够快速生成事件摘要时,专业新闻媒体和记者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何在?在自媒体和网红主播占据大量公众注意力的今天,专业记者在新闻传播中的独特角色和公信力如何体现?面对多元化的社会诉求,记者应如何平衡与兼顾“大众关切”和“小众声音”,履行好社会守望者的职责……现场嘉宾与师生代表,围绕这些紧扣时代脉搏、直击行业核心的议题,结合丰富的案例和实践,从各自独特的视角出发,畅所欲言。嘉宾们的真知灼见为学子们拨开迷雾,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守正创新,薪火相传。这场持续近三个小时的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帷幕,但思想的碰撞仍在延续。“大皖新闻进校园”活动,不仅搭建起学界与业界对话的桥梁,更在技术变革的时代浪潮中,完成了一次新闻理想与专业精神的接力。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编辑 崔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