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情绪的过山车与应对策略

在精神健康领域,有一种疾病如同情绪的过山车,让患者在极端的喜悦与绝望之间跌宕起伏,这便是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一名在县级单位工作的精神病主治医师,我时常接触到这类患者,他们承受着旁人难以想象的情绪波动,却依然勇敢地与病魔抗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双相情感障碍的世界,了解它的症状、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一、双相情感障碍:情绪的两极世界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表现为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或混合出现。这种情绪的极端波动,就像乘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让患者在兴奋与绝望之间徘徊。

躁狂发作时,患者会感到情感高涨、兴趣与动力增加、言语行为增多。他们可能变得过度自信,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热衷于社交活动,滔滔不绝地讲话,思维极度活跃。然而,这种兴奋状态并非真正的快乐,而是一种失控的、不切实际的兴奋。

抑郁发作时,患者则陷入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疲乏的深渊。他们可能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统统丧失兴致,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流,甚至反复出现轻生念头。这种绝望感,如同无尽的黑暗,吞噬着患者的意志。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程多形演变,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交替往复或不规则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这种情绪的极端波动,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二、谁容易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年龄上看,它主要发病于成人早期,尤其是18岁左右的年轻人。性别方面,双相障碍I型的男女患病机会均等,而双相障碍Ⅱ型则以女性多见。此外,部分双相障碍患者的发作形式还具有季节性变化特征,如夏季出现躁狂发作,初冬则转为抑郁发作。

值得注意的是,双相情感障碍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生物化学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都可能成为发病的诱因。因此,我们无法简单地将双相情感障碍归咎于某个特定的原因。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与危害

双相情感障碍给患者带来的不仅仅是情绪上的困扰,它还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以及人际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在身体健康方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常伴有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躯体疾病。这些疾病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身体负担,还可能加剧病情。

在社会功能方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可能因情绪波动而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社交。他们可能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变得孤僻、冷漠,甚至与家人、朋友、同事关系紧张。这种社会功能的受损,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造成冲击。

在人际关系方面,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绪波动可能导致他们与他人的沟通出现障碍。他们可能在躁狂发作时过度热情、冲动行事,而在抑郁发作时则冷漠孤僻、言语冒犯。

四、应对策略:携手共渡情绪的难关

面对双相情感障碍这一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治疗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的措施。

药物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丙戊酸盐等,能有效控制躁狂和抑郁发作;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等,可用于缓解急性躁狂症状;抗抑郁药物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但需密切监测,以防诱发躁狂发作。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心理治疗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至关重要。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提高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的能力;家庭治疗可改善家庭沟通和关系,为患者提供支持性环境;人际关系疗法关注患者的人际交往,帮助其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患者可定期接受心理治疗,与治疗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它给患者带来的不仅仅是情绪上的困扰,更是身心健康的挑战。然而,只要我们携手共进,采取综合治疗的原则,就一定能够帮助患者渡过这一难关。

徐梦琳 岑溪市第三人民医院

上一篇: 从拍片到出报告:一张影像的“旅程”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