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馆弦歌|一馆见校魂!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书写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篇章

坐落于吉林艺术学院红旗校区的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自2016年以来,便以专业实力与文化担当,成为吉林艺术领域的重要地标。这座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艺术空间,不仅拥有省内领先的展陈专业条件,更集展览、收藏、教学、研究、文化传播于一体,用笔墨与匠心编织起艺术传承与创新的脉络。

作为兼具功能性与专业性的艺术场馆,美术馆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深厚的藏品积淀与高品质的展览矩阵。早在20世纪60年代,为助力教学发展,吉林艺术学院便开启艺术品收藏之路,如今馆内珍藏涵盖明清书画传统、近现代美术佳作,更包含潘素、孙天牧、卜孝怀、靳之林等建校“大先生”的精品力作,每一件藏品都是艺术文脉与校史记忆的鲜活载体。2024年10月开幕的“艺脉薪传——吉林艺术学院藏书画精品展”,遴选44件书画珍品亮相,既是对馆藏资源的集中呈现,更让公众得以触摸传统艺术的温度。

近十年来,美术馆始终以“立足吉艺、面向全国、放眼国际”为定位,打造了70余场专业与学术兼具的展览。从推广吉林美术名家的“与自然对话——赵开坤油画作品回顾展”“生生不息——史国娟水墨作品展”,到引入国际视野的“从文艺复兴三杰到毕加索——国际艺术大师版画作品展”,再到赋能地域创作的“精神・图示——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全国平面设计大展”,各类展览覆盖传统与当代、本土与国际,为师生与公众搭建起多元的艺术交流平台。

2024年,美术馆更承办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白山松水 守艺传薪——东北美术文脉精品巡展”,携百余件作品跨越7000多公里,在延安、昆明、南京、北京等地收获近7万观众关注,将东北美术魅力推向全国。

在服务教学与育人方面,美术馆是吉林艺术学院“实践育人”理念的重要落地载体。它打破课堂边界,让馆藏珍品成为师生临摹研究的“活教材”,助力传统技法与艺术精神的传承;同时通过个展、联展、师生联合展演等形式,构建“教学—创作—展示”的闭环,激发师生跨界创新热情。此外,美术馆还以“典藏活化”为理念,持续挖掘藏品的艺术与文化价值,通过系列馆藏展览与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专题学术推送(如《吉艺美术作品中的红色历程》),实现学术研究与大众美育的双向赋能。

10月20日下午,吉林艺术学院藏品陈列馆开馆暨“艺脉薪传——吉林艺术学院藏书画精品展”在吉林艺术学院红旗校区开幕,开馆首展遴选书画精品44件,吸引了大量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展,同时也标志着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逐步向博物馆迈进。

如今的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早已超越单纯的展览空间,成为守护艺术文脉、培育艺术人才、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力量。在白山松水间,它以笔墨为媒,持续书写着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动人篇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殷维

部分图片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

上一篇: 11月4日,晚安!多彩贵州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