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38.83元遗产,映照老党员的纯粹初心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党员就要像一颗种子,撒到大山里,就该帮老百姓谋出路”的誓言,让党的威信在偏远地区熠熠生辉,让党与人民群众实现了双向奔赴。

践行一心为民的初心,从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体现在日常的行动上。在世时,罗官章的退休金除了基本生活和买药,几乎全用在帮乡亲搞试验、送种子、解难题上;退休后他重返山乡继续帮扶,直到生命最后时刻还在叮嘱村民关注农业政策;临终前,他特意交代家人不要收乡亲们一分份子钱……桩桩件件,都用最质朴的方式坚守着共产党员的清廉底线。这种不谋私利、把乡村致富路当作奋斗目标的纯粹,诠释了“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初心。

践行一心为民的初心,并非一时之功,而需终身坚守。罗官章以49年如一日的执着,将党的先进性在基层百姓心中化为具体形象:他助力返乡青年重拾创业信心,引领村民成功培育出天麻、烟叶、高山蔬菜三大支柱产业,使牛庄乡村民的人均收入突破1.6万元,以实际行动深刻回应了“共产党员为谁奋斗”这一时代之问。衣柜中那7枚闪耀的奖章,每一枚都承载着群众的赞誉,都是初心与使命的有力见证。

罗官章书记辞世,乡亲们无不深感怀念,因为他用其一生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真正的共产党员”的深刻内涵。在广袤的中国乡村,还有无数像罗官章这样的基层党员,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在田埂间,用“平凡但伟大”的实践,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与力量。正是这份“乡亲们荷包没钱,死了也闭不上眼”的牵挂,让党在群众心中建立起超越一切的信任,让党的旗帜在基层始终高高飘扬。

基层并非“无法施展抱负的偏远之地”,平凡岗位更不是“偏安一隅的安逸之所”,而是检验初心、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罗官章在山区49年的坚守,改变了乡村的面貌,证明即便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伟大的事业,同样能做成惠及民生的“大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陶茂军(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武昌区经科局 )

责编:沈素芬【责任编辑:王舒娴】

上一篇: 东湖评论:38.83元的信仰刻度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