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 高雅洁 张晓鹏 王鑫
10月22日,“数智文旅 媒动山海”城市文旅品牌建设交流会在青岛举行。交流会上,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文旅品牌研究基地主任沈涵以《创意与技术赋能文旅融合发展实践路径》为主题进行了分享。沈涵表示,在当前文旅产业深度转型的关键阶段,数智技术与文化创意正共同构成推动品牌突破的核心驱动力。青岛应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着力构建具有“体验共鸣”特质的城市文旅IP,在数字时代实现品牌价值的全面提升。

沈涵表示,行业的竞争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过去的“规模扩张”为主导,逐步转向以“创新引领”为内核的新发展阶段。她指出,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沉浸式业态、城市微度假、内容IP等新赛道正在快速崛起。特别是新中产群体对“精神沉浸”的深度需求,与短视频平台所推动的“全民共创”传播模式相互交织,正在重构文旅品牌的构建路径与传播生态。
“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基建’。”沈涵进一步阐释,通过数据要素的深度嵌入、实体产业的跨界融合以及多方主体的协同创新这三个关键维度,能够有效提升文旅资源的配置效率,拓展产业价值的创造空间。
针对青岛文旅品牌升级的具体路径,沈涵提出了以啤酒文化为核心打造超级IP的系统化方案。“青岛的啤酒文化不仅是城市的重要记忆符号,更蕴含着巨大的产业价值与情感连接潜力。”在场景体验层面,她建议创新推出“啤酒交易所”游戏化互动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将历史城区的空间资源转化为开放式、可参与、可延伸的啤酒文化体验场域,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青岛啤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产业融合方面,沈涵主张延伸“啤酒 民宿”“啤酒 文体商”等产业链条,构建覆盖全国的鲜啤直送网络,推动青岛啤酒从单一产品向综合体验与服务输出转变。“可以通过数字化供应链体系的建设,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便捷地享受到来自青岛的新鲜啤酒,从而强化品牌与消费者的日常连接。”
在文化传播维度,沈涵倡议发起全民共创计划,通过数字化平台汇聚市民与游客的创意力量,让啤酒成为传递青岛“开放、时尚、快乐”城市精神的有效载体。她指出,只有当品牌故事由大家共同书写时,城市IP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此外,沈涵还建议青岛积极布局国潮文化、沉浸体验、文博旅游、体育旅游等新兴赛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城市生活场景向旅游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沈涵提出,新时代的文旅品牌建设应遵循“被看见、被记住、被向往、被推荐”的认知逻辑,完成从单向的“资源展示”到双向的“体验共鸣”的价值跃升,最终形成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品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