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10月18日,烟台树德技工学校举行“豫行·树德”公益美术展。

本次展出的作品均为该校师生在太行山写生创作。该校张春辉校长携师生一行,深入雄、险、奇、幽的太行山脉,展开了为期七天的沉浸式艺术写生之旅。在清幽奇绝的太行山脚下,溪流潺潺,怪石嶙峋,学生们支起画板,感受“澄怀观道”的静谧;在巍峨耸立、道文化底蕴深厚的山脚下,云海翻腾,古刹苍松,大家又体会到了“高山仰止”的壮阔气象。面对繁杂的自然景物,如何“取舍”是关键,写生是把自然的“形”译成艺术的“意”。老师们指导学生大胆舍弃干扰主体的杂乱枝节,强化山石的主脉走势,精心组织画面的“开合”关系。

张春辉亲自执笔示范,讲解如何用线条、色彩勾勒山石的“骨”,如何根据太行山体的地质特征,灵活运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岩石的坚硬质感与体面关系。针对许多学生在色彩运用上的困惑,老师们提出了“线为主的前提下,墨、色为辅;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原则。

七日耕耘,朝晖夕阴。白天,师生们散落在山间湖畔,潜心写生;夜晚,则围坐一堂,举行作品点评会。老师对每一幅作品都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从整体气韵到局部用笔,指出优点与不足,为每位学生指明了下一步的突破方向。
学生们感慨万分:“过去写生,看到什么画什么,是‘看山是山’;经过专业老师点拨,学会了思考和组织,思考如何将自然山水转化为自己心中的山水。”此行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笔墨表现力,更让他们深刻领悟了画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核心精神。

本次展出的作品,不仅是同学们艺术灵感的闪现,更是他们专业技能与升学准备的直观体现。他们的笔触或许尚显青涩,却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礼赞——是山间的晨雾,是田埂的野花,是璀璨的烟火,是流转的光影。那一笔笔色彩、一处处线条,都是少年们用眼睛发现美、用心灵感受美、用双手创造美的真情流露。同学们自发作出决定:将本次画展所有作品的义卖所得,全额捐赠给公益事业。

美术展为期一天。当天下午,公益写生作品展在满满的感动与收获中圆满落下帷幕。对于以美术设计为立校之本,旨在助力学子升学深造的树德技工学校而言,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专业教学的成果检阅,更是一堂生动的“立德树人”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