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0月9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10月7日晚9时许,山东泰山南天门见证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突破:青岛平度00后女孩李子萱,以高位截瘫之躯,耗时55小时全程自主攀爬,成为国内首位独立完成泰山登顶的高位截瘫者。这场跨越生理极限的挑战,不仅刷新了公众对残障群体能力的认知,更以“轮椅上的攀登者”之姿,向世界传递出“生命平等、尊严无界”的强烈信念。

55小时 从“不可能”到“我做到了”
李子萱的登顶之路始于10月5日清晨。这位8岁时因父亲醉驾事故导致脊髓损伤、只能依靠轮椅出行的女孩,携带防磨手套、护膝及便携小板车等装备,与4名好友从泰山红门入口出发。途中,她以双手支撑身体,逐级挪动台阶;平缓路段则借助小板车滑行,减少体力消耗。

然而,挑战远超想象。首日夜间,泰山突降暴雨,李子萱浑身湿透,体温骤降,一度陷入绝望。“当时浑身发抖,觉得自己可能撑不下去了。”她回忆道。幸得朋友轮流陪伴,在山腰商铺打地铺休整7小时后,次日清晨9时,她再次向山顶发起冲击。

55小时内,李子萱的双手因长期摩擦磨出血泡,裤子磨破三条,双腿布满淤青与血泡。朋友创新出“膝盖支撑法”——一人屈膝抵住台阶,李子萱一手抓朋友膝盖、一手抓地借力攀登。最终,在10月7日晚9时,她以双手触达南天门石碑,完成这场“以血肉之躯对抗钢铁山体”的壮举。
生命的转折 从创伤中重生
8岁那年,一场因父亲醉驾引发的车祸,让李子萱失去了父亲,自己也因脊髓损伤高位截瘫。家庭为治疗负债累累,沉重的压力让她一度患上重度抑郁。然而,时间与自愈的力量让她选择“为生命赋予意义”。走出阴霾后,她投身公益,从为环卫工人送粥送水,到扶贫助残、帮扶大病家庭,八年间累计帮助上千人,成为“平度大太阳公益组织”发起人、青岛微光基金会团长,将苦难转化为照亮他人的光。


攀登的意义 疼痛与信念的交织
此次登顶并非一时冲动。因高中无障碍设施缺失被迫辍学的经历,李子萱开始致力于无障碍倡导。2023年起,她以无障碍出行推广大使身份,通过短视频记录无障碍设施探访内容。今年7月,她首次尝试攀登泰山,虽在群众帮助下登顶,却因未实现“全程自主”而留有遗憾。
10月5日,她再度出发。双手磨出血泡,裤子与手套破损,双腿遍布淤青,每级台阶都伴随剧痛。她依靠意志与同伴的支撑,最终完成攀登。面对“博流量”的质疑,她淡然回应:“青春时不吃苦,难道老了再来吃苦?每个人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超越个体 残障群体的精神宣言
李子萱的行动超越了个人成就的范畴。她以实践证明,残障并非生命的终点,而是另一种力量的起点。通过登顶泰山,她呼吁社会关注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倡导残障群体突破心理与物理障碍。她的故事激励更多残障人士突破自我设限,正如她所说:“轮椅上也能创造价值。”

争议与反思 个体行动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部分声音认为,此类挑战可能掩盖公共设施不足的现实。对此,李子萱强调:行动初衷并非鼓励模仿,而是通过个体突破唤起社会对残障群体需求的关注,推动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落地。
未来的征途 从泰山到更广阔天地
如今,李子萱成为了一名山东省残疾人田径队试训运动员,继续以坚韧书写人生。她计划未来推动更多无障碍公益项目,并鼓励特殊人群出行。
当李子萱的双手触达泰山之巅的那一刻,她不仅翻越了心中的“那座山”,更以55小时的坚韧,为千万残障人士推开了一扇名为“可能”的门。这场攀登,无关速度与高度,只关乎一个灵魂对自由的执着追求——正如她在山顶所言:“坐在轮椅上,我们依然可以触摸星辰。”
责任编辑:刘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