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文彬 通讯员 王志强
近日,滨州市中心医院复杂脑血管病血运重建科研团队独立完成一例大脑中动脉M3段大动脉瘤破裂导致脑出血患者的颅内血肿清除 动脉瘤切除 血管吻合术,并保留患者颅骨,避免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复查吻合血管通畅,此例为医院首例动脉瘤切除术 血管吻合术治疗复杂脑血管疾病手术,且为全市范围内首例报道的此类型手术。

患者为中年女性,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提示:左侧脑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大脑中动脉M3段动脉瘤破裂,李书清副主任医师、王志强副主任医师讨论后,即刻给予全麻下脑内血肿清除术 动脉瘤开颅夹闭术治疗,如夹闭不能,给予动脉瘤切除 血管吻合术治疗,术中发现动脉瘤约10mm大小,载瘤动脉为直径大约1mm血管,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形状不规则,无法塑型夹闭,显微镜下清除颅内血肿约80ml,游离动脉瘤周边,孤立动脉瘤,切断动脉瘤远近端,显微镜下在直径1mm血管上吻合8针。
术后患者复查提示,颅内血肿清除干净,吻合血管通畅。患者术后能够言语,右侧肢体肌力3级,逐渐恢复中。
健康科普
动脉瘤被称为”颅内不定时炸弹”,普通颅脑CT不能够发现及诊断,有时出现微出血引起”前哨性头痛”,人们不够重视而错过治疗机会,一旦破裂,形成急性颅内压增高或梗阻性脑积水,导致患者昏迷。破裂动脉瘤的治疗方式目前以血管内介入治疗及开颅手术治疗为主,血管内介入治疗又根据使用材料不同,分为弹簧圈裸栓、支架或者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密网支架植入术及最新的瘤内扰流装置植入术。
开颅手术治疗一般用于大脑中动脉瘤及存在动脉瘤占位及颅内血肿占位的患者。对于一般动脉瘤可行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而对于复杂动脉瘤存在占位效应或者无法介入治疗及单纯动脉瘤夹闭,则必须行动脉瘤切除 血管吻合术治疗,对于血管吻合方式:目前以端端吻合、端侧吻合、侧侧吻合等为主,如按照供血动脉流量可分为高流量搭桥及低流量搭桥技术。
目前血管搭桥技术成为处理复杂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不仅仅对于复杂出血性脑血管病,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如:烟雾病、无法介入开通的前循环及后循环缺血疾病,可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吻合术、颈外动脉-椎动脉吻合术等多种可变的血流重建方式。对于颅底侵袭血管的肿瘤,也可行血运重建后进行肿瘤切除,既能够避免因术中血管破裂造成的脑组织缺血,又能够尽可能全切肿瘤组织,避免肿瘤复发。
滨州市中心医院复杂脑血管血流重建科研团队由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多名高级职称医师组成,团队成员均为各科室骨干人员,各有所长。团队自创建以来,不断共同学习国内外前沿理论及技术,加强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团队合作、融合,竭力为复杂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滨州市中心医院复杂脑血管病血运重建团队成员介绍
王志强:团队负责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诊组组长。师从著名神经外科脑血管病及颅脑解剖专家,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环湖医院佟小光院长。前往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进修学习、参加国家卫健委神经介入高级培训班并取得合格证书。发表SCI论文5篇,核心论文10余篇。擅长:复杂脑血管病的介入及手术治疗,尤其是血流重建的治疗、颅内肿瘤的内镜联合显微镜治疗及颅脑损伤重症患者的监护治疗。
孔令华:神经病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二病区副主任,滨州医学院兼职副教授,先后前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进修学习,参与国家级科研1项、主持山东省卫生科研发展计划课题1项、市级科研成果1项。擅长:脑血管病、神经免疫等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长期致力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和介入治疗工作。
李延可: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神经介入科副主任,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国家神经疾病研究所脑血运重建中心进修神经介入技术1年。在医院较早开展脑血管造影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急诊机械取栓术。迄今独立完成千余台次。
贾强: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齐鲁医院神经介入组进修学习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颅内动脉瘤出血等病例已有8年余,积累一定经验,可熟练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手术,可独立完成动脉取栓及支架植入手术,共参与神经介入手术200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