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未来】我在花江大峡谷做扎染

右手断指曾握牧鞭,左手靛蓝今牵游客。当世界第一高桥的钢筋刺破云霄,贞丰县平街乡花江村布依族妇女罗开英的扎染纹样在峡谷风中舒展。

罗开英(右)在销售扎染产品

花江大峡谷畔,罗开英的扎染摊位每日准时支起,借着世界第一高桥的建设,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正为她的生活“染”出新的希望。

重庆游客周优华称赞道:“这个衣服漂亮,价钱也实惠。”罗开英感慨地说:“以前我们染这个布来做自己穿的衣服,现在做梦都没有想到能换成钱。”

北盘江峡谷底部,罗开英的扎染工坊与花江峡谷大桥隔空相望。作为政府统筹打造的桥旅融合示范点——小花江农特产品交易市场,这里将传统技艺与世界最高桥梁景观结合,在峡谷间构建起文化体验与工程奇迹共生的新场景。

贞丰县平街乡党委书记张德林介绍:“我们总的建了18个门店,建成之后廉价租给小花江村民组的群众开展扎染的产业。我们将努力争取项目再把农特产品交易市场扩大,增加群众的收入。”

罗开英对未来充满期待:“摆摊卖剪粉、凉粉、卖水、饮料、扎染,加上在这里打扫卫生,一个月有四五千块钱。以后游客多了,生意会更好。”

罗开英的人生充满坎坷,她自幼父母双亡,12岁辍学养活五个弟妹;六年前养牛时四根手指被机器绞断;三年前丈夫意外去世,但她十分坚强,独自撑起家庭的一片天。

艰难岁月中的罗开英(左一)

花江峡谷大桥鸟瞰

罗开英的邻居韦大英敬佩地说:“她以前养羊子,养一百多只羊,养10多头牛,还独自抚养两个娃娃读书,我们最佩服她。”

罗开英的儿子梁德财说:“在我心目中,我母亲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虽然生活中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她从来没有向命运低过头。”

在乡政府的协调下,罗开英通过东西部协作项目获得小花江铁索桥红军阻击战遗址陈列馆保洁员岗位。这份公益性工作带来稳定收入,身边人也主动帮忙,让她的生活重新有了奔头。

在花江峡谷大桥举办的赛事活动

民宿店主林国权表示:“我们民宿床上用品的抱枕,还有装饰用的荷包、床尾巾、窗帘、桌布都是找她订的,她还把她自己的一些手工作品放在我们民宿来展示,有的客人确实也是买走了。”

罗开英满怀憧憬地说:“我准备叫我姑娘梁德艳回来,因为她大专学的是民族服饰,让她来当老板娘,我给她打下手。(歌声起)我家住在花江桥,风景如画人更拼。迎客山歌我来唱,远方客人留下来。”

通讯员:孔令相 邓洪涛 梁德康

一审:罗玉时

二审:秦丽

三审:金凤

上一篇: 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创造服务价值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