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津三位老支书的 “数字新农活”:百度慧播星让地瓜从滞销到 “飞向全国”

秋分时节,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后赵庄村的地瓜窖里,一筐筐饱满的蜜薯正等待发往全国各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负责 “吆喝卖货” 的除了村里三位村支书,还有他们的 “数字分身”—— 百度慧播星数字人。开通直播仅一个月,账号订单量近万单,销售额突破 15 万元,3.3 万斤地瓜通过屏幕走向全国消费者,这背后藏着一场传统农人与数字技术的暖心碰撞。

从 “地窖焦虑” 到 “直播间希望”,老支书为地瓜找出路

后赵庄村是全国有名的地瓜专业村,全村有 86 处大型地瓜储存窖、2056 个圆形地窖,能存 3.15 亿斤地瓜,每年交易量更是稳定在 5 亿斤左右。但在 2023 年,丰收的喜悦却被滞销的愁云笼罩。

“一开始地瓜能卖 2.5 元一斤,后来线下市场不行,线上又没门路,最后只能 0.6 元一斤卖给加工厂,看着村民们的辛苦钱打水漂,我们心里急啊!” 今年 61岁的老支书赵连银回忆道。彼时,三位加起来近 200 岁的退休村支书,决定放下 “老面子”,学年轻人搞直播。

2023 年 12 月 29 日,他们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第一条求助视频《因市场不景气,红薯滞销,请大家帮忙提供销售渠道和思路》,用朴实的乡音讲述村里的困境。没有专业设备,就在地瓜窖旁架起手机;不懂直播话术,就把种地瓜、存地瓜的 “老经验” 搬到镜头前。“我们不说虚的,就讲地瓜怎么种、怎么存,咬一口有多甜,没想到真有人信我们。” 老支书赵连银笑着说。

慢慢的,直播间从几个人看涨到上百人、上千人,村民们的地瓜开始通过快递发往全国。但新的难题很快出现:三位老人年事已高,长时间直播体力跟不上,有时一场直播下来,嗓子哑了、腰也直不起来,还得兼顾品控、发货,常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数字人 “加盟”,老支书有了 “24 小时帮手”

转机出现在 2025 年 7 月。百度电商 “一村一品” 助农项目团队来到后赵庄村,带来了慧播星数字人技术。当看到屏幕里出现和自己长得像、说话语气也像的 “数字分身” 时,三位老支书一开始还有些不敢信:“这‘机器人’真能替我们卖地瓜?”

事实很快打消了他们的顾虑。百度慧播星团队先采集了老支书的声音、形象,再把他们常说的地瓜种植技巧、储存方法、产品卖点整理成脚本,让数字人 “学会” 这些 “老经验”。更贴心的是,数字人还掌握了发福袋、互动控场等直播技巧,甚至会模仿老支书的口头禅 “咱农民自己的好地瓜,吃着放心”,一下子拉近了和消费者的距离。

“现在数字人能 24 小时直播,白天我们去地里看地瓜长势、在窖里把控品质,晚上回来看看数据,省心多了!” 赵连银老支书说。数字人不仅解决了 “播不动、播不久” 的问题,还带来了更精准的转化 —— 过去一场直播最多卖几百斤,现在数字人直播单日最高能卖 3000 多斤,复购率也比之前提高了不少。

据百度数据显示,慧播星数字人能让直播运营成本下降超 80%,GMV 平均提升 62%。对后赵庄村来说,这意味着村民们的地瓜能卖得更多、更远,去年还愁销路的地瓜窖,今年已经开始提前预留空间,准备迎接新一季的丰收。

技术下沉 人文传承,数字助农有了 “可持续解法”

三位老支书的直播故事,不是个例。百度 “一村一品” 助农项目依托慧播星数字人技术,已累计帮助全国 1000 多户农民增收,GMV 超 2500 万元,在山东、贵州、湖北等多省落地生根。

“数字人助农,不只是把技术搬进村,更要把农人的‘老经验’留下来、传出去。” 百度电商助农项目负责人表示。慧播星数字人不仅能克隆主播的形象和声音,更能 “继承” 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质朴气质 —— 就像后赵庄村的数字人,说起地瓜的甜度、储存时长时,和老支书们一样如数家珍,让消费者感受到 “接地气” 的信任。

这种 “真人 数字人” 的双轨模式,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如今,后赵庄村不仅靠直播卖出了地瓜,还计划申请地瓜产业园区,延伸加工产业链,开发地瓜干、地瓜粉等产品。“以前我们只懂种地瓜,现在有了数字技术帮忙,还想把地瓜做成大产业,让更多乡亲富起来。” 赵连银老支书眼中满是期待。

眼下,2025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金秋消费季” 已启动,农业农村部正推动电商助农、培育农民主播。在后赵庄村的直播间里,三位老支书和他们的数字分身仍在忙碌,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订单,正把乡村的丰收喜悦,传递到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李景鑫

上一篇: 中国银行威海分行:开海锣响千帆竞 金融风帆助渔兴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