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西部的河北学子|河北中医药大学毕业生李思佳:“这里是我的战场,也是我无悔的选择”

河北中医药大学毕业生李思佳

“这里是我的战场,也是我无悔的选择”

2025年6月,李思佳(右一)跟着指导老师学习伤口缝合。受访者供图

8月29日23时40分,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李思佳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

“有位患者脑出血,虽然被控制住了,但是需要立刻转院到拉萨进行开颅手术,你可不可以随车护送?”同事焦急询问。

“好。”挂了电话,李思佳立即赶回医院。

虽是休息时间,但遇到突发情况需要他支援的,李思佳从来没有拒绝过。

30日0时8分,他就坐上了前往拉萨的救护车。

李思佳是河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2023年毕业生,转眼他来到阿里已经一年的时间了。

求学时的他就对西藏充满了向往。毕业那年,恰好阿里地委组织部到学校进行专项招聘,李思佳毫不犹豫报了名。

不过遗憾的是,由于准备不充分,李思佳没能通过考试。2024年,他又报了名。

谈及这样执着选择援藏的初衷时,李思佳表示:“通过招聘介绍,他了解到阿里的医疗资源比较匮乏,希望能够利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阿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经过一番努力和准备,李思佳终于如愿以偿。2024年9月4日,他飞越万水千山来到了阿里。

刚到阿里,这里的蓝天白云令人神往,但高原环境同样考验着人们的身体承受力。和其他初来阿里的人不同的是,李思佳高原反应没有那么强烈。

“自从我知道被录取的那一刻,我就开始减肥,为来西藏工作调整身体状态,一年多下来瘦了30多斤。”李思佳说。

改则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人手少,日常工作十分忙碌。

“最忙的一次,一晚上为六起车祸的伤者做治疗。轻伤的需要对伤口消毒和包扎,严重的还需要缝合。”李思佳回忆说。

一年多的工作实战,已经让李思佳从初出茅庐走向独当一面。其中的艰辛,只有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到。

在医生这个行业,大学毕业之后走上临床岗位,意味着开启了更重要更艰苦的学习之路。

急诊科,是医院里永不熄灭的灯,是生与死最直接的战场。

“刚来急诊的时候,如何给患者气管插管,如何进行除颤,这些都没有太多经验。”李思佳说。

在急诊科的成长,没有捷径,唯有经历。

有位患者被牦牛角抵伤了,伤口特别深,李思佳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来自陕西宝鸡的援藏医生刘向伟看出了他的怯场,手把手地教给他:“首先要确认伤口神经有没有断裂,如果断了需要先缝合神经,然后再缝合肌腱,最后是皮肤。”

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李思佳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在这里,李思佳还常常被当地医护的坚韧和藏族同胞的淳朴所感动。当他和同事为了抢救患者而共同努力时,当患者家属握着他的手说谢谢时,李思佳深深体会到:医者仁心,不分民族;生命至上,不分地域。

来到改则县人民医院,李思佳一直把自己当成学生,不断吸纳,不断成长。

一年多来,他从按部就班的学生思维,形成快速识别危重信号、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紧急状况的“急诊思维”。

他还不断精进“十八般武艺”。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电除颤……这些救命的技术,在无数次的模拟训练和实战操作中,从生疏到熟练。

“有人说援藏是辛苦、是付出。但是于我而言,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开阔了视野,更收获了成长。这里是我的战场,也是我无悔的选择。我愿意做那个给患者带来希望的生命守门人”李思佳说。(河北日报记者 陈华)

上一篇: 湖里创新实验学校获准转制为十二年一贯制公办学校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