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前的“新一课” ——武汉理工研支团龙里队开学初体验

9月15日夜晚,武汉理工大学第27届研支团正通过视频电话开起了例会,分享当天教学心得,讨论哪个孩子最近有了进步,哪堂课还需要改进。

志愿者姜政帅正在授课。

7月底,武汉理工大学第27届研支团龙里服务队的6名队员跨越千余公里来到黔南州龙里县支教,从初抵龙里的陌生,到“七彩假期”里与孩子的初遇,大家表示:“这场关于‘老师’的‘新一课’,比我们想象中更温热、更深刻。”

这段时间,姜政帅陪着孩子们参加开学典礼,和他们并肩跑操、一起在食堂吃饭。“每个孩子都是藏着无尽惊喜的宝藏,一定要用心陪伴他们。”

志愿者张明宇正在授课。

距离姜政帅30公里外,羊场小学的张晓红已经擦好了黑板,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粉笔,这盒从武汉带来的粉笔还剩大半,但她的教学笔记已经写满了整整一本。“要把上千公里外的世界带进课堂”,这个信念支撑着她每个挑灯备课的夜晚。

志愿者张晓红正在授课。

与此同时,龙里县第三小学的英语老师钱米勒正在走廊上带着孩子们背诵课文。这个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小伙子现在为三个毕业班代教英语课。

志愿者钱米勒正在授课。

在龙里县第六小学,张明宇刚刚处理完一场“纠纷”——两个男孩因为橡皮擦吵得面红耳赤。课后,他还要去家访。

“人生中的第一个教师节很惊喜。”当姜政帅像往常一样带着学生跑操时,整个学校的学生突然齐声喊道:“老师节日快乐!”班上的小女孩,踮着脚给他系上了一条红领巾。而在羊场小学,张晓红收到了一束野花,纸条上写着:老师你像花一样好看。

志愿者张亦弛给孩子们演示写毛笔字。

“从最初的忐忑到慢慢适应,支教的日子比想象中更充实。开学第一周,站上讲台的那刻,才真正意识到‘老师’这两个字的分量。”服务于龙里县第三小学张亦弛说,“孩子们举起的手、亮晶晶的眼睛,都在无声地鼓励着我。我开始明白,支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双向照亮。”

汤玉杰还记得第一天站上讲台,自己手心出汗、声音发颤。但是在作自我介绍时,看到台下孩子们满是求知的眼睛,她所有的紧张都烟消云散了。

志愿者汤玉杰正在授课。

午休时分,研支团的微信群里热闹起来。张明宇分享着调解成功的喜悦,钱米勒晒出学生满分的听写本,汤玉杰则记录下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发问。他们相约周末一起去县里给孩子们买课外书。

武汉理工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贵州龙里服务队在龙里县兴龙广场合影。

这是一场长达18年的青春接力。据悉,武汉理工大学自2007年起先后选派了129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赴龙里县开展支教助学志愿服务。未来一年,这6名队员会带着学长学姐们的温暖与勇气,在黑板前、在孩子们身边,书写自己的青春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晏惠轩

编辑 张良胜

二审 张齐

三审 孙晓蓉

上一篇: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贵州公安 “净网 2025” 专项行动 破获网络违法犯罪案件 1.1 万余起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