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聊城冠县一中学食堂未设座椅,所有学生均站着就餐,相关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视频画面里,数百名学生站在齐腰高的餐桌旁,快速进餐,食堂内未见一把座椅。该校工作人员回应称,站着吃饭是学校的传统,初衷是提高就餐效率,避免人员聚集,还特别强调该校食堂是“省级优质食堂”,菜品营养均衡。
让学生站着吃饭,虽然不是新鲜事,但是当成“传统”的,还是首次听说。涉事学校不仅丝毫没有觉得此举不妥,反而理直气壮,甚至流露出引以为豪的意味,如此态度令人愕然。
“坐着用餐”是基本常态,也是一种健康的进食方式。相反,“站着用餐”既不利于消化吸收,也有碍身体健康。若学校连这样的常识都置之不顾,何谈育人?
再说了,校方表示,“学生都是站着吃饭,吃完便离开,没有必要安装座椅”。倘若教师和工作人员皆坐着就餐,却唯独要求学生站立,那无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若全校师生员工一律站立用餐,尚可称为“一视同仁”,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该做法合理。
更荒诞的是,校方将此类行为冠以“传统”之名,仿佛“长期存在”即等于“合理”。按此逻辑,任何长期实行的错误做法,是否都可包装为“传统”并免于批评?无论该食堂如何获评“省级优质食堂”、不管其菜品是否真的营养丰富,“让学生站着吃饭”这一行为本身,就毫无“营养”可言,更与真正的传统毫不相干。若学校真正关心的不是学生的健康与正常生活习惯,而是把学生培养成在任何场合都“争分夺秒”的学习机器,那么这样的教育不仅是失败的,更是有害的。
教育之道,首在尊重规律、尊重人性。一所真正优秀的学校,不仅应具备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更应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刘丹 覃淋
文案/杨阳萌
主播/侯萌
视频/赵哲铭
编辑 李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