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次大手术、右臂残疾,都没能阻挡她自强乐观地“向阳而生”——世界以痛吻我,我愿报之以歌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于洁尘

“我已从脑科医院出院,之前安排其他员工去种植基地采购水果,现在又可以自己上阵了。”8月末刚刚经历了住院的朱淑琴,日前给记者发来信息,“丁庄葡萄、来安黄桃都要去地头上采摘进货,这样才能保证品质。”作为一个“老病号”,她今年3月才做过脑动脉瘤手术。

朱淑琴,53岁,在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定坊社区的大周路上,开有一家旺鲜水果店、一家诚意宾馆,同时还有社区团购和驻地单位职工宿舍服务等业务。很难相信,这个瘦小的女性,经历过8次大手术、右臂残疾无法拎物,住院更是“家常便饭”。

20多年来,朱淑琴接连经历了3次心脏外科手术,最初的一次手术穿过右肋骨“抵达”心脏,造成术后右手臂神经永久性麻痹。女儿才几岁,右臂就残疾了,她没有就此“躺平”,而是选择了一边康复治疗,一边摆摊谋生。

从最初的在路边、在菜场门口摆水果摊,慢慢地盘下8平方米的小门面开水果店,到现在三四十平方米的旺鲜水果店,朱淑琴的小生意越做越大,又开起了小宾馆,小区团购群的邻居们因为她团的水果新鲜又便宜,更把她称呼为“水果皇后”。

“水果皇后”的称谓背后,是这个至今胸内仍留有因心脏手术而植入8根钢丝的女性,自立自强而又“善解人意”的精气神。即使是今年夏天酷暑高温,她仍然坚持每周三次去地头进货。

凌晨4时和丈夫开车出发,6时就站在了水果种植基地的田间,她说:“一大早去进货,才能保证当天顾客就能拿到最新鲜的水果,我基本不去批发市场进货,都是当天地头直发。”

口碑就是靠朱淑琴的“肯苦”“肯替顾客着想”,慢慢积累了起来。翻看这几天的团购单,记者发现平均每天都有四五十个顾客,每人团购的水果多为两三种,不少人还团购了从基地同时采买的土鸡蛋等农副产品。

“除了心脏,我还做了甲状腺和妇科等手术,但我不会因为自己曾历经8次大手术而自怨自艾。”朱淑琴说,“乐观积极地面对苦难,才能化解苦难。”谈到“世界以痛吻我”的人生,她更多的是“愿报之以歌”,她关注更需要帮助的群体。

2022年起,朱淑琴每年定向资助景明佳园小学5000元专项早餐基金,“看着困难学生捧着热腾腾的早饭,就像看见当年的自己,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心里有一丝安慰。”

53岁、屡次大手术、肢体残疾、频繁住院……这个年纪的女性,不是应该像很多人一样退休回家专注身体健康吗?记者的提问没让朱淑琴愣神,她笑着回答:“我还在日日奔忙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我希望给女儿带个好头,在市妇幼当医生的女儿正在备战考博,我要让她知道人生就应该不懈努力。其次,我有今天多亏社会各方的帮助,我也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回馈善良的人、帮助过我的人。”

在雨花台区残联的牵线下,朱淑琴还带动了一批残疾人走向创业经营之路,无偿传授选址、进货、运营经验。区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的宾馆服务课缺少实训场地,她请孩子们到自家宾馆,让保洁员化身“特教助教”,手把手带学生们实操铺床、清洁等技能。

“可能是我自己经历了很多苦难,所以看到这些孩子就特别心疼。”朱淑琴说,截至目前已有10余名学生在诚意宾馆完成了岗前培训。

在朱淑琴的水果店里,摆放着景明佳园孩子们送的彩笔画。在一幅画中,画中人身披红披风,单手托起硕大的爱心,仿佛“超人”一般。

这位现实中的“平民英雄”没有超能力,却用20年如一日的坚持,在雨花台区书写着关于勇气、温度与担当的动人篇章。正如她常说的那句:“淋过雨的人,更懂得为别人撑伞的意义。”

上一篇: 南京“90后”青年捐献造血干细胞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