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八个字,是他一贯恪守的誓言。作为临沂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领军人才,他用21年的青春与热诚,书写着属于临沂市人民医院医者的责任担当。对他来说,能多挽救一个生命,能让这里的脑血管病治疗技术再往前一步,就是最值得的事。

扎根临沂,有了“放不下的责任”
年少时期,郭锋就立志从医,因为看着生病的人能在自己的帮助下好起来,他觉得这是最了不起的事。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成为学校重点培养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大学期间,他年年获评优秀,并把从事神经外科作为一生志向。面对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他毅然拒绝,而是选择了扎根这片沂蒙老区,一待就是21年。
神经外科手术风险极高、强度极大,却要求零失误。他深知自己背负着患者最大的希望,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把医院当成了家,每天早出晚归,一天持续工作十几小时更是寻常事。半夜接到急诊电话,披上衣服就往医院跑。有次从德国进修回来,突发胸痛,CT显示肺炎需立即住院,但他想着还有患者,连输液的时间都挤不出,只吃了点口服药,义无反顾地返回手术台。“患者等着救命,我怎么能歇?”21年里,经他手救回来的危重病人数不清,2018年,他获评“感动临医人”称号。
技术上“钻牛角尖”,让患者不用跑远路
郭锋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的诊疗,熟练掌握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的手术。但他从未停止自省与进取,在临床中敏锐发现临沂在缺血性脑血管外科手术方面还有短板。2011年,他远赴北京宣武医院专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回来后成功开展全市首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让患者在家门口看好病、好看病。后来,脑血管病外科迁到北城院区,借助复合手术室的先进条件,他又带头开展复杂动脉瘤、复杂动静脉畸形的复合手术,尤其是急诊脑血管畸形的复合手术治疗,多次在全国会议进行汇报交流,得到业内专家一致好评。2023年,他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临床,率先在国内开展了AI一体化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让临沂技术跑到了全国前面。

带团队,育人才,让更多人守护患者健康
他始终坚信医学之路,学无止境。2015年,他考取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在职博士,专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研究,第二年去了德国卡塞尔医院进修。2019年,他参与筹建脑血管病外科,担任主诊组长,带领该组出院病人数、手术量均列科室第一。2020年,他担任卒中中心副主任,联合神经内科开展动脉瘤伴狭窄联合手术、经桡动脉密网支架置入等新技术,助力该院卒中中心屡次荣登全国高级卒中中心综合排名前列。他担任脑血管病外科副主任期间,脑血管病外科于2021年12月成功申报国家卫生健康委神经介入建设中心,2022年7月成功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建设单位。
教学上,他是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原潍坊医学院)、济宁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等高校的硕士生导师,对于年轻医生,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手术技巧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并常鼓励他们多学习、多科研。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篇,含SCI 4篇、中华级4篇,参编外文专著1部,获临沂市科技进步奖5项,在十余个国家级、省市级学会中任职。2022年,他被评为临沂市人民医院首批青年才俊。可他说:“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大家一起进步,才能更好地守住更多患者的健康。”
(临沂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