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谈|“开学第一课”里的精神接力

9月1日晚,伴随着新学期的钟声,2025年《开学第一课》如期与全国青少年见面。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铭记与奋斗”为主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节目邀请英雄连队指导员、纪念馆馆长、抗战亲历者后代等讲述抗战故事,通过回顾十四年浴血奋战的艰辛历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据央视新闻9月1日报道)

2025年《开学第一课》的动人之处,在于它跳出了传统说教,以可知可感的细节实现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走进“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白刃格斗英雄连”“刘老庄连”英雄连队,感受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铮铮铁骨;循着新安旅行团的足迹,重温少年英雄用“旅行”方式抗日救国的传奇故事;走进延安这座光明之城,聆听《黄河大合唱》如何在时代的怒吼中诞生;从八一式马步枪到翱翔蓝天的歼-10战斗机,见证人民军队装备发展的辉煌历程;缅怀杨靖宇、左权等抗战英烈,也铭记南京大屠杀中每一个不能忘却的名字……一封家书、一面战旗、一首旋律,这些细节的背后,是民族曾承受的深重苦难,是无数先烈用血肉筑起的精神长城。沉浸式的讲述、场景化的再现,让伟大抗战精神穿越时空,无声而深刻地滋养着青少年的成长。

青少年的成长,需要精神坐标。十四年浴血奋战,淬炼出永恒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血与火熔铸的精神,正是青少年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基石。《开学第一课》把这一精神坐标根植于青少年心中,让年轻一代理解:“铭记”,是为了更坚定地走向远方;“奋斗”,就是把信念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让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加光明。

历史是未来的根基,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特殊的“开学第一课”,恰似一场跨越八十年的精神接力。当年,先烈们肩负救亡图存的使命,用生命与鲜血换来了民族独立;如今,青少年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以奋斗书写国家与民族的明天。《开学第一课》节目中每一个故事、每一段讲述,会在青少年心中慢慢生长,并融入他们的精神底色。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却能点亮无数年轻的心灵。愿《开学第一课》播下的种子,能在年轻的心田生根发芽,让抗战精神成为他们前行路上深沉而持久的力量,激励他们不断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奋斗答卷”,让那簇不灭的薪火,一代代传递下去。(蔡晓辉)

上一篇: 原价买的番茄酱保质期只剩20多天 商家不认错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吗?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