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迁安市杨各庄镇徐流营中心完全小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窗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文芳向孩子们展示非遗作品。
河北新闻网讯(郭强、师源)9月1日,河北省迁安市将“非遗传承”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精心打造别样“开学第一课”。
当天,迁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窗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文芳来到杨各庄镇徐流营中心完全小学,成为“开学第一课”的授课老师。
课堂上,张文芳向同学们展示了多幅以抗日小英雄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栩栩如生的王二小、眼神坚定的小萝卜头、大义凛然的刘胡兰,每一幅作品都仿佛在诉说一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往事,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
“大家先把红纸对折,注意边角要对齐,再轻轻翻转,剪刀要沿着画好的轮廓慢慢剪,别着急……”现场,张文芳一边耐心讲解剪纸技巧,一边演示创作过程。同学们听得认真、看得专注,纷纷拿起红纸和剪刀,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折叠、描边、裁剪,随着剪刀灵活游走,一张张红纸变成了创意作品,充满了童真与敬意。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创作了一幅王二小的剪纸作品,也学习了王二小的英雄故事。王二小牺牲时才13岁,和小英雄相比,我们今天的生活很幸福。我们要珍惜,要努力学习,将来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六年级学生廉田田拿着自己创作的作品激动地说。
非遗走进“开学第一课”,不仅为乡村少年儿童搭建起接触、学习非遗的平台,同时也引导广大青少年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铭记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