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作协七届二次理事会在贵阳召开

8月29日,贵州省作协七届二次理事会在贵阳召开,全省作协系统60余名理事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2024年以来全省文学工作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旨在引领全省文学界凝聚力量、开拓进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贡献文学力量。

会议总结回顾了2024年以来全省文学工作成效。在文学创作方面,省作协组织“名家写贵州”活动邀请近百位名家创作,推动《莫道君行早》《穿山记》入选中国作协重点创作项目,《村BA》《盘江魂》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看万山红遍》改编成电视剧在央视播出,“四大文化工程”主题创作与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建设扎实推进。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通过优化服务保障,举办中青年作家研修班等培训活动,培训人数达420余人次。同时,实施“黔出”青年作家推介计划,目前省作协会员已达2320人,其中,中国作协会员有250人,《山花》《南风》等文学阵地也在持续升级。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对于贵州文学事业来说,更是提质增效的重要一年。省作协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精品创作、人才培养、文学惠民、履职提升”四大目标,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与“四大文化工程”组织创作,推动文学作品向影视等领域衍生转化,并筹备第九届鲁迅文学奖的参评工作。此外,省作协还通过深化拓展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创建,实施“新时代贵州青年作家登高计划”,拓展会员服务与文学阵地,推动出精品出人才,扩大贵州文学的影响力。在文学惠民方面,以升级“精读堂”“文学的启迪”等名家讲座,拓宽传播渠道。通过实施多项有效举措,进一步推动贵州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的奋斗实践中贡献文学力量。

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表示,全省广大作家与文学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彩”的优势,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聚焦乡村振兴、“四大文化工程”等题材挖掘创作素材,使作品更具生活温度与时代质感。同时,要锚定“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职责,理事会成员要发挥“传帮带”作用,挖掘培育青年文学人才,搭建展示平台,助力青年作家成长。还要自觉追求德艺双馨,强化文化使命与社会责任,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创作出更多彰显贵州特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精品。

会上,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文玲作了《贵州省作协七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与会理事围绕会议内容深入学习领会,表示将结合地方与领域实际,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图/赵珊珊

编辑/王子琪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上一篇: 韩雅凛与T-ara有什么恩怨 韩雅凛为什么被T-ara粉丝排挤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