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丨鄄城:2025年1-7月发制品规上企业总产值超41亿元

鲁网8月30日讯(记者 李昊 见习记者 李虹霄)8月29日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菏泽市系列现场新闻发布会(发制品产业专场)。鲁网记者获悉,目前,全市发制品加工企业数量超过1500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接发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2025年1-7月份,鄄城发制品规上企业总产值41.68亿元。

菏泽发制品产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由鄄城县部分群众走街串巷收购人发起步。经过多年的发展沉淀,菏泽市发制品产业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条。目前,全市发制品加工企业数量超过1500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年加工档发可达5000吨,发套、发帘、接发等各类发制品3000万件,接发产品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

2024年全市发制品进出口实现28.2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4.5%。今年1-7月份进出口实现20.29亿元,产品出口市场覆盖北美、欧洲、非洲、南美、东亚、澳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人发制品国际占有率稳居前列,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今年1至7月份,菏泽市发制品对韩国、欧洲、拉美出口分别增长35.5%、7.6%、511.3%。今年6月份,组织8家发制品企业参加东非(肯尼亚)相关展会,与200余人次专业采购商进行洽谈,达成样品交易额约4万美元,8家企业均与肯尼亚经销商建立联系。此次参展实现了菏泽发制品在东非市场的新突破。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鄄城县发制品产业规模持续壮大,2024年在税务机关登记的企业纳税人670户,税收2.46亿元,其中规上企业96家。2025年1-7月份,发制品规上企业11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1.68亿元,同比增12.46%,进出口约20.29亿元,同比增长48.75%。与国内其他发制品集聚区相比,鄄城县生产的真人发产品在高端市场享有盛誉,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在稳定外贸进出口、解决就业、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鄄城县2012年启动发制品一园、二园建设,2014年全部建成,目前已入驻企业70余家。在此基础上,2024年开工建设占地486亩的发制品三园,目前完工,可容纳60余家企业入驻。通过技术突破与链条完善,推动产业向“全链条加工 高附加值”转型,实现从“档发初加工”到“发帘编织、高端发套定制”的跨越,产业链已延伸至真发预制、工艺设计、私人定制、产品销售全环节。目前已构建“原料购销--初加工--深加工--成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产品涵盖发帘、发套、接发、私人定制假发等千余种,稳居行业主导地位。

紧抓“数字贸易”机遇,以分层多元策略抢占跨境贸易高地,推动产业高质量“出海”。平台布局构建“社交引流 跨境交易 国内协同”矩阵:助力企业入驻TikTok、Instagram等社交平台,借假发变装视频营销获客;推动企业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速卖通开展跨境业务,引导部分企业在1688网站注册门店拓展批发、夯实内销,实现内外贸协同。海外深耕聚焦品牌与服务:鼓励企业建海外营销网络,以“前店后仓”“前展后仓”提速供应链,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出海品牌,目前已在国外注册 20 多个自主品牌。保障上,市县商务局持续开展跨境电商培训,覆盖运营、营销等内容,补齐企业能力短板,为产业“出海”注能。

责任编辑:李明玉

上一篇: 为神经“通电”!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脊髓电刺激术助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重获新生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