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记者孙敬清通讯员陆轩)8月27日,江苏省文联—六合区启动“茉莉花”文化品牌合作共建活动,通过试点配备“艺术村长”等,共同提升“茉莉花”文化品牌影响力,推动区域文化繁荣发展。
江苏民歌《茉莉花》是1942年新四军文艺小战士何仿在六合金牛山脚下采集改编而成,1959年首次“走”出国门,后在香港、澳门回归交接仪式,北京奥运会、南京青奥会等多个重大活动中上演,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六合乃至江苏最具标志性的文化IP。
为持续擦亮“茉莉花”这一IP,省文联与六合区签订“茉莉花”文化品牌合作共建协议,将依托省文联文艺、人才、平台、组织等资源和优势,围绕品牌共建、人才共育、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精品文艺创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其中,“艺术村长”选任是此次合作的一项内容。现场,江苏省扬剧团一级演员胡顺坤等9名来自不同艺术领域的中青年文艺人才骨干,受聘为六合区首批“艺术村长”。他们与雄州街道钱仓村等9个村(社区)结对,聚焦乡村美育、文明乡风、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指导帮助村(社区)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打造具有艺术特色的乡村集群,助力推动文艺赋能乡村振兴。
“80多年前,新四军文艺工作者在这片土地上‘采撷’出世界名曲《茉莉花》;今天,来自音乐、舞蹈、绘画等不同领域的省内文艺骨干受聘成为‘艺术村长’,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艺术传承,激励着我们深入六合乡村、扎根乡土,深挖当地文化资源,创作出一批反映时代气象和人民心声的文艺作品,让新时代‘茉莉花’在六合大地持续绽放。”被聘任为程桥街道金庄社区“艺术村长”后,江苏省音韵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阳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