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肿瘤·胸外科主任杨汶川:仁心仁术,守护生命之光

鲁网8月28日讯 (记者 李文静 实习记者 孟娅琦 通讯员 张发东)在医学领域,肿瘤治疗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更是一段医者与患者携手对抗病魔的征程。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肿瘤·胸外科不仅见证了无数患者的痛苦挣扎,更点亮了他们生命的希望之光。作为医院肿瘤·胸外科主任,杨汶川以精湛的医术、前沿的理念和细致的人文关怀,为患者托起生命的希望。

精湛医术,缔造生命奇迹

15岁的少年小祺(化名)因进食后上腹部撑胀不适就医,影像学检查发现其脾脏有一个直径达13厘米的巨大囊肿。当地医生告知其父母:“脾囊肿持续增大可能危及生命,且已压迫左肾,可能导致左肾功能丧失,必须尽快切除脾脏。”这一诊断让小祺父母陷入深深的忧虑。

经多方咨询,他们来到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肿瘤·胸外科(肿瘤微创诊疗中心)。经过详细会诊,医疗团队排除了寄生虫囊肿的可能,并通过超声评估确认了安全的穿刺路径。随后,团队为小祺实施了超声引导下脾囊肿介入治疗:精准引流囊液2000余毫升,彻底冲洗囊腔后注入硬化剂聚桂醇。术后复查显示囊腔基本消失,脾脏得以保留。

在这里,这样的治愈病例还有很多——比如辽宁的罕见组织增生症患儿、新疆的左小腿血管畸形少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转机。

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杨汶川主任对于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隔肿瘤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疑难肺癌的手术和综合治疗方面亦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十余年如一日,杨汶川在坚持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精进医疗技术。近年来致力于以胸腔镜为主的微创手术治疗,熟练开展胸腔镜下肺叶、肺段切除、联合亚段切除、全肺切除术以及纵隔肿瘤切除、全胸腺切除、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切除等手术,并开创了医院肺结节多学科诊疗门诊。截至目前,他已累计开展各类穿刺、介入、硬化注射及手术10000余例,并带领团队成功开展了肺癌介入治疗、食管癌支架置入、超声引导肿瘤活检、心包穿刺置管、血管畸形介入栓塞等十余项新技术,赢得了患者的广泛信赖。

仁心行医,书写医患温情

2004年从医至今,杨汶川始终奋战在肿瘤·胸外科科一线。他勤学不辍,多次赴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在诊疗中秉持严谨态度,努力确保每位患者得到精准治疗。

医者仁心,济世为民。自2012年起,杨汶川便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全国各地的患者答疑解惑。“不仅白天看诊,晚上还抽时间登录各类平台回复患者的问题。很多患者对病情不了解,或者对就医选择感到迷茫,我都会耐心解答,并给予科学、可行的建议。”如今,他已建立了数十个微信群,患者们在群内分享经验、互勉前行,让求医之路充满温暖。

“做一名温暖的医生,视患者如亲友。”这一信念贯穿于他的行医日常。凭借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杨汶川赢得了患者的广泛信赖。近年来,来自20多个省市的患者专程前来就诊,其中血管瘤患者超500人;仅一年时间,他接诊的患者就超过3000人次,充分展现了其专业影响力与医者担当。

精益求精,普惠优质医疗

“真没想到,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遇到这么优秀的专家,省去了前往大城市求医的奔波,真是太方便了!”患者张欣的感叹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为让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在杨汶川的推动下,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定期邀请权威专家坐诊、手术,并开展远程会诊。这一举措不仅惠及患者,也为医护人员搭建了学习提升的平台。目前,科室拥有9名专业医师,开放床位50张,年门诊量近万人次。此外,医院设立的肿瘤康复专科成功获评“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进一步提升了综合诊疗能力。

在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肿瘤·胸外科,没有浮夸的承诺,只有全力以赴的坚守,这里不轻言奇迹,却用专业与温暖诠释着生命的韧性。未来,科室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精准治疗与人文关怀并重”的理念,为更多人点亮希望的火种。

责任编辑:王军

上一篇: 港沟街道梧桐台社区:“修”了漏水管 “顺”了居民心
下一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