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山百味小吃荟”开在“入黔首站”多彩贵州城,把肠旺面、丝娃娃、安顺裹卷等百来种贵州小吃集中呈现,确实方便了游客。“一站式”的模式,让刚下飞机或行程紧张的游客能快速、高效地尝到贵州特色,省去了奔波寻觅的麻烦,想法挺好,确实切中了旅游餐饮的核心需求点。
不过,要让游客“尝鲜”之后还“常念”,甚至主动推荐给朋友,形成口碑传播,还得再下功夫。游客反馈提到,有些小吃分量对部分游客来说偏少,比如一份糯米饭可能不够成年男性吃饱;菜单选择虽精但有限,未能完全覆盖所有游客期待的“贵州味道”,和游客心中“应有尽有”的期待有点差距。这些问题看似细小,恰恰是提升服务满意度和重游率的关键所在。
小吃荟萃要真正成为贵州旅游餐饮拿得出手的好招牌,光有集纳还不够,还得往深里做。其一,就是要保证味道稳,选择活。风味地道是根本,必须守住,还可考虑分量大小能选或搞点组合套餐,比如“尝鲜小份装”或“管饱标准份”,灵活满足不同胃口和尝鲜需求。其二,要把数据用得更巧。多彩贵州城的“智慧大脑”平台本身不错,要是能更精细地分析不同时段、不同客源地游客的口味偏好和客流规律,据此动态调整备货种类、数量和人员服务,这样既能减少食材浪费、控制成本,也能精准提升服务效率,让游客感觉更“懂我”。其三,体验得再丰富点。在现有基础上,加点小吃背后的故事介绍或简单的制作技艺展示,让“吃”的过程更有看头、更有记忆点,自然就能把一顿饭升级为贵州风物文化体验的一部分。
从“尝鲜”到“常赞”,得精准把握游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持续优化细节,把体验价值做深、做透。把每份小吃都做得用心用情,游客记住的就不仅是舌尖的味道,更是贵州待客的诚意和周到。这样,才能真让游客“吃得好,记得住,还想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金妮
编辑 李海钦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