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7日,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年联合会指导,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中共神木市委宣传部、陕西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青团神木市委、神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神奇神木·神秘神往——我为遗鸥写首诗”活动启动仪式在神木市陕西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会副主任宗仁发提出了本次活动的三个创作主题,其一是聚焦 “自然之美”,用敏锐的观察捕捉红碱淖的生态画卷;其二是挖掘 “守护故事”,用真挚的情感书写人与自然共生的篇章;其三是畅想 “未来图景”,用创新的思维描绘可持续发展的愿景。他还代表评委团承诺,将以满腔热忱、严谨态度和专业眼光审读来稿,选出能代表活动最高水准、体现时代精神与艺术追求的佳作,为神奇神木增光,为神秘神往注解,也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留下浓墨重彩的文学印记。
神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海娥表示,此次活动是以文学赋能生态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她期待全国各地的诗人们能够让诗句成为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的 “绿色密码”和展示神木文化魅力的 “文字桥梁”,也希望本次活动成为推介神木生态文旅的珍贵名片,让更多人了解神木、走进神木,共同推动神木文旅产业和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青联副主席张京品提到,红碱淖作为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地,是陕西展现西部生态治理成果的重要窗口,期待广大创作者们能赋予其时代文学意象。他认为此次活动意义深远,是我省探索“生态 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他还指出,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作为省青联团体会员,近年来举办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品牌活动,主办此次活动更是为创作者们提供了观察神木、感悟生态的平台。强调要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擦亮“文学陕军”等特色文化品牌,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创作更多讴歌时代、催人奋进的好作品。
陕西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阎安指出,陕西文学的传统向来是扎根大地,关注现实,像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作家通过文字记录社会发展、反映人民心声,把对自然、对生命、对时代、对人类的理解融入作品。神木是陕西大地神奇与发展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是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的发源地,这里不只是地理上的一个坐标,更是陕西当代文学精神的沃土。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用诗歌告诉世界,在陕西有这样一片土地,它叫神木;有这样一汪湖水,它叫红碱淖;有这样一群生灵,它叫遗鸥。它们是陕西大地的骄傲,是诗歌永恒的灵感,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生态保护是事关长远的大事,也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文学主题,期盼能够以此活动为契机,书写自然之美,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诗歌的力量。
据悉,红碱淖自2001年首次监测记录到174只成鸟遗鸥以来,始终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科学为引领,系统实施生态补水、移民搬迁等生态修复工程,推动红碱淖水量稳定增加、水质持续改善,为遗鸥等珍稀物种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栖息环境。此次活动邀请全国著名诗人赴红碱淖采风调研,展现了神木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体现了陕西作为生态大省与文化强省的独特底蕴。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黎明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